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1 道试题
1 .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从留下“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到铸有“中国大宁”铭文的汉代铜镜,再到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代织锦护臂……考古文物见证着历史。将埋藏于地下的历史文物发掘出土,有利于(     
①认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明独特魅力
②揭示尘封的历史,增强中华文化丰富性和包容性
③使中华传统文化突破时代条件,直接适用于当代
④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9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卷(八)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意义重大。从空间上看,6300余公里的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中国。建好用好公园可以深入挖掘长江源头的羌藏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湖湘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等各具特色又交融互促的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从时间上看,作为母亲河的长江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公园可以完整展现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商文明到信息文明、生态文明等,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从内容上看,长江流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公园可以全面呈现山水、水利、航运、建筑、生态、饮食、节庆、民俗等诸多文化样态,有效保护传承利用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秉持积极保护、适度利用的发展理念,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规划建设了一大批生态文化保护项目,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的统一,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有利于赓续长江千年文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要性。
(3)请你围绕长江段的某个省份,就如何建设好该地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4-05-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甲辰龙年春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龘”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龙年春晚主标识(     

①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②表明古汉字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③融通不同资源,实现文化创新             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的相关消息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一项重要的民俗,在中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放鞭炮不仅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凝结着人们的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但是燃放烟花爆竹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如今,随着环保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解禁烟花爆竹燃放的呼声日益高涨。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声,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应予修改。2023年,多地已松绑“全面禁燃令”,河南、广东、辽宁等地将“禁止”改为“限制”,规定在特定时间段、特定区域可以燃放烟花,既绽放了年味儿,又活跃经济,引来一片叫好声。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矛盾观的知识,说明“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应予修改”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地松绑“全面禁燃令”的积极意义。
(3)请从其他角度为解决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两条建议。
2024-05-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三十余年的地方治理经历。正是在这三十余年的淬炼中,习近平充分认识到文化的力量,沉淀了深刻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在理论上作出科学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之道,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材料二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激励着中华儿女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同时,文化的内在本质是价值观,文化真正能触动人心灵的也是其独特的价值内涵。从“民惟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从“仁政德礼”到坚持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从“求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为我们提供重要支撑,为世界共同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

(1)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当今时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必要性。
2024-05-1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卷(七)政治试题
6 . 央视龙年春晚上,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惊艳全国。节目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长安繁华。其间,千人齐诵《将进酒》场面恢弘声势浩大,璀璨的中华文化令人折服。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涵养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发展需要我们融通不同资源                    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得到拓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4年春晚节目《年锦》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精选了20款进行复原织绣,跨越时间的长河,呈现了汉、唐、宋、明四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让观众一览中华文化的传统服饰、纹样之美。这些纹样产生于人民,寄寓着花好月圆的愿景,寄托着平安康乐的期盼,它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学,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这表明中国传统纹样(     
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物化形式
②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繁盛于唐代的温州发绣倡导“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理念,坚持以发丝为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在传承中不断改进发绣工具、装裱方法,并融入中华传统绘画技艺。如今发绣产品畅销海内外,赢得市场好评。这主要体现了(     
①保持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发展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综合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22-23高一·全国·期末
9 .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身体力行探寻中华文明根脉。他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到访古城苏州,感受文化赋予经济发展的充沛动能;走进陕西汉中市博物馆,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意义在于(     
①彰显根植于实践的文化多样性
②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④深入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5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3 我们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0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遗的意义在于(       
①彰显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扩大中国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③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④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不同国家文化在互鉴中融合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