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试管物质温度时间碘液现象
A馒头碎屑+清水37℃10分钟
B馒头碎屑+唾液37℃1分钟变蓝
C馒头碎屑+唾液37℃2分钟部分变蓝
D馒头碎屑+唾液37℃10分钟
(1)本实验中,为什么水浴温度设置37℃?____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D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A试管______,D试管_____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实验组为______,对照组为______
(4)根据上面实验现象,你认为吃饭时应该(  )
A.狼吞虎咽B.细嚼慢咽
2023-09-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立达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的分泌是怎样调节的呢?19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是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冲动传到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为验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稀盐酸狗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狗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狗上段小肠肠腔(去除通往小肠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稀盐酸处理后的小肠黏膜细胞磨碎制成提取液狗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1)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流入___________参与食物的消化。
(2)通过①②组实验可知,盐酸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胰液分泌。
(3)以上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题干中的观点,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4)根据四组实验的结果推测胰液分泌的调节最可能为___________调节,具体调节过程为_____
2023-06-23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湖南益阳中考生物真题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如表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碎屑适量

唾液有无

2毫升唾液

A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
(2)若选用1号和4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________,此物质遇碘不变蓝。
(4)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以下两幅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步骤,用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所使用的材料用具有:试管 烧杯 滴管 温度计 馒头 唾液 清水等.

(1)根据上面两幅实验设计示意图填写下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一中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
(3)步骤一中①号试管与③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
(4)步骤二中,①②③试管放入37ºC水浴10分钟的原理是__________
2019-07-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安化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号2号3号
馒头屑或馒头块馒头屑+搅拌馒头屑+搅拌馒头块+不搅拌
清水或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
振荡后保温37℃水温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结果B变蓝变蓝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作为1号的_____实验。
(2)在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滴碘液后,1号试管出现的现象是:B___________(填写“变蓝”或“不变蓝”)。因为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消化成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_组对照试验。
6 . 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是一种治疗由于淀粉酶缺乏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的非处方药,但放置时间久,其药效可能会降低。小明为了验证家里的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药效是否降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表所示:
试管编号馒头块淀粉酶溶液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震荡摇匀37℃恒温馒头块的变化
10.1g4ml0ml30min馒头块变小
2A0ml4ml30min无明显变化

(1)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______g。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______
(3)从食物中摄入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各部位(用A、B、C、D、E、F、G表示)被消化程度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食物中的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为______(填名称),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的曲线是______(填“甲”、“乙”、“丙”),其消化的终产物是______
201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
真题 名校
7 .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4
碎屑
2滴碘液     
0℃ 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__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__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_____,对照实验是
__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_____,实验结论是 _____
2019-01-30更新 | 1448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奎溪镇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图是表示消化液消化食物的某一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提问:

(1) 图一A 、B试管内各注入的是2毫升____________________


A. 蛋清稀释液        B.   维生素C溶液        C.   淀粉溶液        D.   葡萄糖溶液
(2)图四A 、B试管内应再用滴管滴入一滴_______                  
A. 双缩脲试剂        B.   加碘的淀粉溶液     C.   生理盐水     D. 碘液

(3) 探究结果:图四溶液不变色的是_____________,另一支试管呈__________反应。                                                       

(4) 该实验的变量因素是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请回答人体营养中有关实验与探究活动的问题。
(一)探究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改进的实验装置(易拉罐罩着锥形瓶)如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
(2)等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烧后,A、B两瓶中水温升高几乎相同,请说出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____(说出一点即可)。
(二)某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号123
馒头形态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块
清水或唾液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
在37 ℃水浴中保温10分钟,再加碘液2滴
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
(3)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号试管,该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
(4)解释3号试管出现的的实验现象,其原因相当于口腔实际消化中失去了___的功能。
10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⑴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________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试验中本该只有一个试管变蓝,但实验后如果出现两个试管都变蓝,那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⑵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变蓝             B、不变蓝
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________。与其形成对照试管是_____号试管,变量是___________,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变蓝             B、不变蓝
实验结论是______。(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B、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2017-04-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