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在参观牛奶厂的学科实践活动中,小红了解了鲜牛奶的制作流程和营养成分,丰富了自己的相关知识。

     鲜牛奶制作流程图
(1)图中的“均质”处理,可将牛奶中的脂肪球变小,防止脂肪黏附和凝结。小红想到, 人体 ___________分泌的胆汁也能将脂肪乳化成微小的颗粒,以便更好地消化。“巴氏杀菌 或超高温灭菌”过程则可避免 ___________
(2)牛奶中富含多种营养,如表 1 所示,其中的 ___________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青少年应该多食用一些。因此小红设计了如下的早餐食谱,其中符合均衡膳食的一项是 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牛奶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 100ml

能量

261kJ

蛋白质

3.0g

脂肪

3.6g

碳水化合物

4.5g

70mg

100mg


a.牛奶、烧饼、油条          b.牛奶、果汁、红烧肉          c.牛奶、花卷、蔬菜
(3)参观结束后,小红获赠了一袋牛奶。她想将牛奶制作成酸奶, 该过程应用到的生物技术称为 __________技术。
2020-09-30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了萝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萝卜是十字花科植物。如图为其花的结构,经过传粉和_____作用后,_____(填图中序号)会发育成为果实,内有种子。
   
(2)萝卜的种子又称为莱菔子,古代医学典籍《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莱菔子中的药用成分黄酮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同学们对三个品种的萝卜种子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萝卜种子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种子中黄酮含量(%)0.3750.3340.456
据表可知,为获得较高的黄酮含量,应选______的种子作为主要的入药品种。
(3)萝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变态根,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和膳食纤维。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角度分析,变态根中有机物是______而来的。同学们用萝卜根制作泡菜应用了______技术。
2019-06-27更新 | 1076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
3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伤害。某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图所示。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组的目的是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等量的目的是_____
(3)分析曲线,随泡菜腌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并在第_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4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且浓度为_____的食醋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会下降。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建议在腌制泡菜_____天后食用为宜。
2019-09-0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昕昕发现夏天食物比冬天腐败得快一些。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她设计了实验:先把刚蒸好的馒头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三块,并将其中一块烘干;然后做如下处理,一周后观察实验现象。
组别ABC
实验材料馒头块馒头块干馒头块
温度条件25℃4℃25℃
实验现象长出大量霉菌无霉菌无霉菌

(1)蒸馒头时,一般要加入适量酵母粉,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是一种_____(单细胞/多细胞)生物,与乳酸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真正的________,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细菌/真菌)。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气体会在面包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
(2)若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两个组进行对照实验。日常生活中,为了延迟馒头霉变,我们常将其放入冰箱中保存,原因是低温可以_______霉菌的繁殖速度。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可推测,C组馒头块没有长出霉菌的原因是缺少________。为避免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
2019-07-2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往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遇到天气寒冷时器皿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
(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利用酵母菌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封器皿是使器皿中缺少_________,在此条件下_______的产生量将大大增加。
(3)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_________速度加快。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一层泡沫,这是什么气体?__________
(5)若不将器皿密封,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便淡薄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6 .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微生物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选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3个相同锥形瓶,按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三个瓶中,乙组瓶中牛奶最先腐败
B.丙组中瓶口处理是防止外来微生物进入
C.三个瓶子均用50毫升灭菌牛奶体现了等量原则
D.甲、乙对照,变量是温度
2020-09-2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该药物含有健康人肠道具有的长型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了探究该药物对人体是否有不良反应,某生物小组用适量蒸馏水溶解该药片,并用小鼠做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组对照组
健康小鼠10只10只
饲喂次数及剂量每天喂药1次,0.3毫升每天喂蒸馏水1次,x毫升
观察时间14天14天
实验现象无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
(1)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_,表格中的“x”应为______毫升。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
(3)长型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均属于______(填“细菌”或“真菌”)。这三种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填“自养”或“异养”)。
(4)为保证“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中的菌群能在肠道中正常繁殖,在服用该药时,不能同时服用______
A.抗生素            B.钙片           C.维生素            D.抗病毒药物
8 . 蚜虫是豆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巴克纳氏菌长期生活在蚜虫体内,并从中获取营养。科研人员研究该菌与蚜虫的关系,以期为治理蚜虫提供新思路。
(1)将若干蚜虫幼虫均分为两组,A组饲喂新鲜豆苗、B组饲喂抗生素溶液处理过的新鲜豆苗。两组蚜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如下表。

组别

发育到成虫所需天数(天)

成虫体长(mm)

成虫3日内产子数(个)

A

5.2

1.97

21

B

7.9

1.47

0


①饲喂过程中要保证其他条件______且适宜。
②据实验结果推测,巴克纳氏菌与蚜虫可能是______关系。
(2)上述实验未能排除抗生素对蚜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因此还应进一步实验。研究者将若干体内无巴克纳氏菌的蚜虫,均分为C、D两组,C组饲喂抗生素溶液处理过的新鲜豆苗,D组饲喂等量的______,观察生长发育情况,若______,则可初步排除抗生素的影响。
(3)蚜虫主要取食豆苗汁液,而汁液中缺乏蚜虫生长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研究发现,巴克纳氏菌可合成上述氨基酸,为蚜虫体内合成______提供原料。
(4)在生产上常使用杀虫剂来防治蚜虫,但是会造成环境污染。结合上述研究,请你提出一条治理蚜虫的新思路:______
2022-05-31更新 | 4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请回答下列制作米酒和酸奶的有关问题:
(一)每逢节日我国农村每家每户都有制作米酒的习俗。家庭制作米酒的主要步骤是:①蒸熟饭并冷却(30℃)→②加酒曲→③保温发酵.请回答:
(1)该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及所属的类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保温的目的是为菌种的生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某兴趣小组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如下:①奶粉和糖加水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43℃)→④加入一些品牌酸奶→⑤发酵→⑥保存食用。请回答:
(3)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酸奶用的微生物与制作米酒酒曲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奶常用_______________方法保存。
2021-12-21更新 | 10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复习同步练习 主题9 生物技术
10 . 芒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热带水果,在夏季成熟,不耐储存。兴趣小组同学研究有利于芒果储存的最佳温度,结果如下表。

温度(℃)

8℃

11℃

14℃

25℃

二氧化碳释放速率(mg/h·kg)

52.5

42.0

73.5

74

10天后失重率(芒果重量损失程度(%)

0.53

0

0.82

1.12

10天后腐烂率(%)

0

0

0

6.67

(1)芒果采摘后其细胞仍然保持生命活性。由于酶的作用,细胞结构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______被部分分解,果肉细胞变得松散,果实硬度下降。此时的芒果更容易被______等微生物侵染,导致腐烂。
(2)在储存过程中,芒果通过______作用不断分解有机物,这一过程导致果实风味下降、重量减轻。除此以外,芒果的失重还包括水分通过______作用散失,使重量进一步减轻。
(3)据实验结果分析,芒果在______℃条件下储存,更有利于保持其品质。
(4)家庭储存芒果时,用保鲜膜包裹芒果也能一定程度延长其保存时间,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有道理,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2022-05-31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