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发酵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之后让我们一起揭开发酵食品的奥秘。
   
(1)制作酸奶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腌豆角酸辣可口,很受年轻人的欢迎,腌制酸豆角也离不开它。制作腌豆角一般用如图1所示装置,坛口加水密封,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图2装置并制定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装置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A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澄清的石灰水______

B

葡萄糖+酵母菌

25

无气泡,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

C

水+酵母菌

25

无气泡,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

D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无气泡,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

①表中A装置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请据上述实验推断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②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二氧化碳的曲线是______
③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发酵转化成酒精后,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据此,同学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发酵装置:
   
可在酒精发酵过程之后接种醋酸菌,进入制葡萄醋的阶段。为保证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同学们持续进行______的操作,经过7~8天,成功制成了葡萄醋。
2023-08-0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 . 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再分别采用表中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组别处理方式
A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高温灭菌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三组培养基放置于35C°无氧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用字母表示),步骤二对A、B、C三组的处理均相同,目的是___
(2)据图1可知,48h后乳酸产量最高的发酵方法是:___(用字母表示),说明理由:___
(3)分析结果可知,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有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将等量的原有菌株和这三种突变菌株分别加入四组等量的淀粉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

(4)据图2可知,不同菌株分解淀粉能力差异较大,若将以上菌株应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较好的菌株是___
(5)该菌株这种对人类有利的变异属于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初中生物中考备考押题卷
3 . 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14050
干锅茶树菇11004600790001206
炒芦笋304853032
(1)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特征,通常从菌落的 _____,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 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_____(列出一种即可)。
(3)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 _____
(4)若该细菌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认为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该传染病的传播,因为这样做相当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请列举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的常见传染病名称:_____(列出一种即可)。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的重要原因,为防止食物腐败可采取的方法有 _____(列出两种即可)。
2022-07-30更新 | 6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真题
4 . 科学探究题
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校八年级四班生物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新鲜纯牛奶加少量白糖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购买的新鲜发酵酸奶(内含乳酸菌)搅拌均匀。
②将5个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分别倒入等量上述混合后的牛奶。迅速将玻璃杯密封,同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③一段时间后,几位同学同时取出玻璃杯,并分别取样检测其牛奶中乳酸菌的数量,记录数据。
④将实验数据整理成柱形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纯牛奶里加入适量酸奶,实际是进行了____(选填:接种;培养)。
(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为保证单一变量,同学们是怎样做的?例如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适宜发酵时间。他们选择适宜的温度制作酸奶,并对发酵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如下表所示:

发酵时间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10小时

牛奶状况

呈液态,无酸味。

呈液态,略带酸味。

呈蛋花状,微酸。

呈凝固状,酸味适中。

呈凝固状,表面有澄清液体渗出。酸味较重。

分析该实验记录可知,在适宜温度下,制作酸奶比较适宜的时长是_____。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你给学习小组同学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习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的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产酒量却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冷却

第二步

加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

第三步: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恒温处理

15℃

30℃

30℃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产酒量较低


(1)第一步先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_____
(2)第二步处理中加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实验步骤中的_____,甜酒曲中有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属于_____核生物。
(3)实验共设置了_____组对照实验,若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_____
(4)根据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同学们发现新酿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原因是:_____
2021-02-25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十葡萄糖十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填装置序号)。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
(3)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所以常用来酿酒或制作馒头。
(4)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是
2017-09-14更新 | 307次组卷 | 8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生物
7 . 鲜花茎秆下切口若被细菌感染,会大大缩短其保鲜的时间。而研究表明,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否利用柚子皮的提取液来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呢?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组别玫瑰花培养液添加剂其他条件
A5枝1000毫升10毫升清水相同且适宜
B5枝1000毫升相同且适宜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       
(2)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不是选用1枝而是5枝玫瑰花外,还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________;为确保玫瑰花保鲜的时间不同仅由实验变量引起,实验所用玫瑰花的生长状况、品种、开花的时间都应________       
(3)两组相比,若________组玫瑰花保鲜的时间更长,则说明柚子皮的提取液可以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       
(4)除题目中提到的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鲜花保鲜的时间?请写出一种答案:________
8 . 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危害,哪些因素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呢?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大小、重量相同白菜20棵,分成4组,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加入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上述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后,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
(2)兴趣小组针对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
(3)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做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分析曲线,随泡菜制作时间增加,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菜提出一条建议:制作泡菜时可适当加浓度为_______的食醋比较合适。
2023-06-2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课前·课中·课后 北师大版 第25章 生物技术 章末检测A卷
9 . 制作甜米酒:先将米加热至七成熟,待冷却至30℃左右时,加少许水和定量的酒曲,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在米饭中央要挖一个小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小时即可。请你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发酵过程作简单分析:
(1)制作甜酒时,加入酒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甜米酒的工具要保持清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进行保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酿出的甜米酒有酒味,并且表面有一层泡沫,这说明已经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
2018-02-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生物北师大版下册2017-2018学年单元测试题 第25章生物技术
10 . 研学小组参观市酱油厂后,绘制了下图所示的酱油制作流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米曲霉发酵时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米曲霉在发酵过程中能大量繁殖,其生殖方式为___。和乳酸菌相比,米曲霉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
(2)研学归来后,同学们对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在四个相同的瓶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组别亲代类型温度(℃)现象
A+葡萄糖+酵母菌25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B+葡萄糖2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C+酵母菌2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D+葡萄糖+酵母菌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①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对照实验是____(写出一组即可,填装置序号)。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除了水分,还有适宜的____和一定的有机物。
2023-06-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