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胆固醇过高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探寻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减轻胆固醇过高对人体的危害,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
实验一:探究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体外实验。在体外分离出6株乳酸菌,然后进行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测定,结果如图。

(1)实验一的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体外降低胆固醇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
(2)在小鼠体内,乳酸菌需克服强酸性胃液、高浓度胆盐的肠道环境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筛选出__________的乳酸菌才能开展下一步的体内实验。
实验二:探究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体内实验。选取3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灌喂实验,5周后检测总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如表。
组别喂养方式总胆固醇(mmol/L)
A正常饮食+水+生理盐水2.98
B?4.57
C高脂饮食+水+乳酸菌3.16

(3)表格中“?”处应填写__________。结合表中数据,实验二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探究乳酸菌的__________对降低小鼠胆固醇能力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再分别采用表中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组别处理方式
A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高温灭菌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三组培养基放置于35C°无氧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用字母表示),步骤二对A、B、C三组的处理均相同,目的是___
(2)据图1可知,48h后乳酸产量最高的发酵方法是:___(用字母表示),说明理由:___
(3)分析结果可知,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有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将等量的原有菌株和这三种突变菌株分别加入四组等量的淀粉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

(4)据图2可知,不同菌株分解淀粉能力差异较大,若将以上菌株应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较好的菌株是___
(5)该菌株这种对人类有利的变异属于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八年级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3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并在第_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传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 范围,以免对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的做法是:称取等量的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的第一天开始,明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白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并在第____天达到最大值。
(4)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 0、0.3%、 0.6%、0.9%的食醋。从泡菜制作第 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重复做 3 次,结果如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图回答问题: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控制其他变量一致。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并在第3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食醋能抑制泡菜____________的产生。 三组食醋浓度中,食醋浓度为0.6%时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5)结合本实验结果,请你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 、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 并在第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内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
2019-05-0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 、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_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 并在第______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内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某学校开展了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发酵食品制作三类跨学科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为了形象地表示DNA、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小龙取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各色区段可能代表的是(  )
A.DNAB.染色体C.基因D.蛋白质
2.小龙学习了发酵技术后,在家尝试制作酸奶,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需要加入(  )
A.酵母菌B.米曲霉C.醋酸菌D.乳酸菌
3.下列栽培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萌发出新芽
B.黄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收获黄豆
C.马铃薯块茎掩埋在土里长成幼苗
D.薄荷肿片插入土中长成新植株
4.实验小组在校园温室大棚中开展了“探究栽培番茄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活动。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大棚中有空气,无需考虑通风情况
B.大棚中没有雨水,要设计灌溉的装置
C.杂草会影响番茄生长,要清除杂草
D.设计表格,记录番茄株高等信息
昨日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学业(升学)质量检查生物试题
9 . 5月20日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母乳营养丰富且营养成分比例适当,富含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免疫因子,适合6个月以下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研究证实,母乳中含有一种化合物——单月桂酸甘油酯(简称GML),GML广泛存在动物乳汁中,温和无害且具有高度选择性特点,能对病原菌针对性攻击之余,可促进有益细菌繁衍生长。人乳中GML的浓度是牛乳的10~15倍。
I.为探究母乳的抑菌作用,研究人员向A、B、C、D四种病菌的培养液中加入等量且无菌的牛乳和人乳,一段时间后测定单位体积内培养液中病菌的量(单位:logCFU/ml),结果如下表。
病菌
乳品
ABCD
人乳4.70.25.95.6
牛乳8.07.98.27.2

(1)从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对四种病菌的抑制作用更强。
(2)为了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已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Ⅱ.为进一步研究人乳中的GML对病菌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乙醇萃取法去除人乳中的GML后,再次测定人乳对A菌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3)实验结果表明,人乳去除GML后抑菌作用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乙醇萃取法去除ML的同时还去除了其它脂质,为排除其它脂质可能有抑菌作用,实验应该再增加一组:向用乙醇萃取法获得的人乳中加入与正常人乳等量的___________,如果该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即可证明抑菌物质是GML而不是其它脂质。
(5)对比上述实验结果,去除GML的人乳抑菌作用比牛乳___________(填“强”或“弱”),依据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奶粉大多是用鲜牛乳加工制成,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一条提升婴儿奶粉品质的设想___________
10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为有效阻断新冠疫情的发展,注射疫苗构建免疫屏障,是当前的重要工作,截至6月1日,我国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近7亿剂。
资料二: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等来发挥杀菌作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1)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______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______。注射新冠疫苗一段时间后,新冠病毒入侵时机体能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将其清除,这个过程主要由第______道防线完成。
(3)某人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相同抗原再次侵入(如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注射疫苗和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间)。检测此过程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最合理的是______图。

(4)有人在患流感(流感病毒引起)后高剂量服用抗生素,病情没有好转。根据题干资料,你认为抗生素不能有效杀灭病毒的原因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