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鲜花茎秆下切口若被细菌感染,会大大缩短其保鲜的时间。而研究表明,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否利用柚子皮的提取液来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呢?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组别玫瑰花培养液添加剂其他条件
A5枝1000毫升10毫升清水相同且适宜
B5枝1000毫升相同且适宜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       
(2)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不是选用1枝而是5枝玫瑰花外,还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________;为确保玫瑰花保鲜的时间不同仅由实验变量引起,实验所用玫瑰花的生长状况、品种、开花的时间都应________       
(3)两组相比,若________组玫瑰花保鲜的时间更长,则说明柚子皮的提取液可以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       
(4)除题目中提到的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鲜花保鲜的时间?请写出一种答案:________
2 . 夏天,室温放置的食品很容易腐败变质。为了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处理方法温度
1100g新鲜牛肉30℃
2100g用盐腌制的牛肉______
3100g新鲜牛肉0℃
(1)若用1号和2号探究“常温下新鲜的牛肉比用盐腌制的牛肉更容易腐败”,请在表中补全实验方案______
(2)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请你推测,一段时间后,最先腐败的是______号中的牛肉。你认为牛肉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4)根据本实验,请你提出一种食品保存的方法:______
3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小红同学开展了利用不同浓度食醋制作泡白菜产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的探究,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同种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 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其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记录如下:

(1)设置一组食醋浓度为0%,目的是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均取等量,目的是___
(2)分析曲线,随着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并在第3 天均达到最大值。
(3)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
(4)结合本实验,给家庭自制泡菜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
2024-06-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家庭制作甜酒存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下作工序的先后顺序(用代号提箭头则表示)____________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__________
(3)烧酒的甜酒面存有气泡发生,这就是由什么气体引发的?________________
(4)酿制成功的米酒又香又甜,香和甜分别取决于酿制过程中产生的什么物质?____________
(5)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的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
(2)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内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2022-12-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6 . 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了萝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萝卜是十字花科植物。如图为其花的结构,经过传粉和_____作用后,_____(填图中序号)会发育成为果实,内有种子。
   
(2)萝卜的种子又称为莱菔子,古代医学典籍《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莱菔子中的药用成分黄酮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同学们对三个品种的萝卜种子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萝卜种子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种子中黄酮含量(%)0.3750.3340.456
据表可知,为获得较高的黄酮含量,应选______的种子作为主要的入药品种。
(3)萝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变态根,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和膳食纤维。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角度分析,变态根中有机物是______而来的。同学们用萝卜根制作泡菜应用了______技术。
2019-06-27更新 | 107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长沙一中、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中考生物会考模拟试卷(一)
7 . 同学们在生物课上学习了制作米酒的方法。分组酿制程中,发现用等量糯米酿酒,产量却不同,且有的小组酿制失败没有产酒。为了弄清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开水冲淋

第二步

冷却后放入酒曲粉末拌匀,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

容器中,标记为甲组、乙组、丙组

第三步

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

恒温处理

15℃

30℃

30℃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不产酒

(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微生物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
(2)实验共设置了__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若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___________
(3)根据乙组与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产酒。
(4)同学们发现新酿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原因是: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了酒精和_____________
8 .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A.表中①④为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温度
B.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①②
C.综合上述实验可推断出醇母菌生存所需要的条件是有机物
D.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常用来酿酒或制作馒头
2021-01-04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的盐水、鲜姜、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一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盐水、鲜姜、辣椒入坛前都要煮沸冷却,这是为了___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______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2020-09-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10 . 勇勇在家利用葡萄进行果酒的制作,但是制作好的果酒几天后变酸了。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在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菌膜,请问该菌膜中存在的导致果酒变酸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酵母菌B.醋酸菌C.青霉D.曲霉
2023-04-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