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14050
干锅茶树菇11004600790001206
炒芦笋304853032
(1)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特征,通常从菌落的 _____,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 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_____(列出一种即可)。
(3)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 _____
(4)若该细菌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认为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该传染病的传播,因为这样做相当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请列举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的常见传染病名称:_____(列出一种即可)。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的重要原因,为防止食物腐败可采取的方法有 _____(列出两种即可)。
2022-07-30更新 | 65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选项

物质

温度

现象

A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B

水+葡萄糖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C

葡萄糖+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D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作为验证酵母菌有发酵作用的最合理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
(2)表中可以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
(3)装置①中产生的气泡是_________
(4)通过本实验可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
3 .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水+葡萄糖+酵母菌25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2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2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填装置序号)。
(2)当第①组与第④组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______。依据探究可知,适宜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_____
(3)制作馒头和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_____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或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______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所以常用来制作馒头和面包。
(4)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减少实验误差,你认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该实验小组还应怎么做?_____
4 .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相应物质,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物质温度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25℃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2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25℃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酵母菌发酵是否需要葡萄糖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填装置序号)。
(2)当第①组与第④组为对照实验时,得出的结论是:酵母菌发酵需要____
(3)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____,所以常用来酿酒。     
(4)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减少实验误差,你认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该实验小组还应怎么做?____
2020-10-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理综-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同学们在生物课上学习了制作米酒的方法。分组酿制程中,发现用等量糯米酿酒,产量却不同,且有的小组酿制失败没有产酒。为了弄清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开水冲淋

第二步

冷却后放入酒曲粉末拌匀,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

容器中,标记为甲组、乙组、丙组

第三步

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

恒温处理

15℃

30℃

30℃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不产酒

(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微生物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
(2)实验共设置了__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若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___________
(3)根据乙组与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产酒。
(4)同学们发现新酿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原因是: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了酒精和_____________
6 . “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该药物含有健康人肠道具有的长型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了探究该药物对人体是否有不良反应,某生物小组用适量蒸馏水溶解该药片,并用小鼠做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组对照组
健康小鼠10只10只
饲喂次数及剂量每天喂药1次,0.3毫升每天喂蒸馏水1次,x毫升
观察时间14天14天
实验现象无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
(1)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_,表格中的“x”应为______毫升。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
(3)长型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均属于______(填“细菌”或“真菌”)。这三种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填“自养”或“异养”)。
(4)为保证“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中的菌群能在肠道中正常繁殖,在服用该药时,不能同时服用______
A.抗生素            B.钙片           C.维生素            D.抗病毒药物
2021-05-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课后服务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还提高了生活能力。在米酒制作课上,某兴趣小组展示了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所进行了对照实验:
第一步:准备糯米、酒曲(酵母菌、根霉菌等)、凉开水、三个同样的洁净玻璃瓶等;
第二步:浸泡24小时后将糯米蒸熟,并用凉开水冲淋一次;
第三步:糯米饭放至微热,均分为三份,分别放入编号为1,2,3的玻璃瓶中;
第四步:按照下表进行处理,然后盖好瓶盖,置于相应环境中。

编号

处理方法

环境

1

添加适量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温暖环境

2

添加适量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冰箱冷藏室

3

不加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温暖环境


第五步:定时观察。3天后,打开瓶盖,通过看,闻等方式初步判断瓶中是否酿出美味米酒。
请结合实验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米酒发酵过程中,酒曲中的酵母菌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
A.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B.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C.将淀粉分解成二氧化碳
(2)此兴趣小组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其中1号和2号对照,可探究_____对米酒发酵的影响。
(3)3号瓶中未加酒曲,但依然进行了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
(4)分装好米饭后,将瓶盖盖好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发酵提供一个_____的环境。
(5)你认为此兴趣小组的3个玻璃瓶中,能成功发酵出米酒的是_____号瓶,判断的理由是_____
2022-07-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肉汤里自然就会形成细菌
B.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低温可以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以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请进行排序: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5)在观察时发现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_____________菌落。
(6)细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请列举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
9 . 请回答下列制作米酒和酸奶的有关问题:
(一)每逢节日我国农村每家每户都有制作米酒的习俗。家庭制作米酒的主要步骤是:①蒸熟饭并冷却(30℃)→②加酒曲→③保温发酵.请回答:
(1)该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及所属的类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保温的目的是为菌种的生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某兴趣小组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如下:①奶粉和糖加水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43℃)→④加入一些品牌酸奶→⑤发酵→⑥保存食用。请回答:
(3)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酸奶用的微生物与制作米酒酒曲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奶常用_______________方法保存。
2021-12-21更新 | 10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生物二诊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了寻找合适的奶源制作酸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将编号甲、乙、丙的三张灭菌滤纸圆片,分别浸润下表各检测样品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
组别检测样品
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待测牛奶
不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1)通过甲、丙两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乙组实验结果表明,此待测牛奶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制作酸奶。
(3)有人提出,经过消毒可使牛奶中抗生素失效,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在原实验基础上设置丁组,那么丁组的检测样品应该为______的鲜牛奶。若丁组实验结果形成______,则说明消毒不能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失效。
(4)牛奶可以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发酵过程应该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