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高斯函数属于初等函数,以大数学家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的名字命名,高斯函数应用范围很广,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以及工程学等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设,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则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则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_.
2020-11-22更新 | 548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2 . 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在数学领域成就显著,狄利克雷函数就以其名命名,其解析式为,关于函数有以下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B.
C.函数是偶函数D.函数是奇函数
3 . 狄利克雷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函数被称为狄利克雷函数,下面给出关于狄利克雷函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是奇函数B.若是无理数,则
C.函数的值域是D.若T为有理数,则对任意的恒成立
4 . 中文“函数(function)”一词,最早是由近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出来的,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下列选项中两个函数相等的是(       
A.f(x)=g(x)=|x|B.f(x)=x(xR)与g(x)=x(xZ)
C.f(x)=|x|与D.f(x)=x-1与
5 . 历史上第一个给出函数一般定义的是19世纪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Dirichlet),当时数学家们处理的大部分数学对象都没有完全的严格的定义,数学家们习惯借助于直觉和想象来描述数学对象,狄利克雷在1829年给出了著名函数:(其中为有理数集,为无理数集),狄利克雷函数的出现表示数学家们对数学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的一些“人造”特征开始展现出来,这种思想也标志着数学从研究“算”转变到了研究“概念、性质、结构”.一般地,广义的狄利克雷函数可定义为:(其中,且),以下对说法错误的是(       
A.定义域为
B.当时,的值域为;当时,的值域为
C.为偶函数
D.在实数集的任何区间上都不具有单调性
6 .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则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B.
C.D.
2020-11-12更新 | 108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数学试题
7 . 中国的5G技术领先世界,5G技术的数学原理之一便是著名的香农公式:.它表示:在受噪声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递速度C取决于信道带宽W,信道内信号的平均功率S,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N的大小,其中叫做信噪比.当信噪比较大时,公式中真数中的1可以忽略不计.按照香农公式,若不改变带宽W,而将信噪比从1000提升至8000,则C大约增加了()(       
A.10%B.30%C.60%D.90%
2020-11-11更新 | 2168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理科数学试题
8 . 物体在常温下的温度变化可以用牛顿冷却定律来描述:设物体的初始温度是,经过一段时间t后的温度是T,则,其中称为环境温度,h称为半衰期,现有一杯用88℃热水冲的速溶咖啡,放在24℃的房间中,如果咖啡降到40℃需要20分钟,那么咖啡从40℃降温到32℃时,还需要(       )分钟.
A.3B.6C.10D.12
2020-11-08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文科数学试题
9 . 由于无理数引发的数学危机一直延续到19世纪,直到1872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提出了“戴德金分割”才结束了持续200多年的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所谓戴德金分割,是指将有理数集Q划分成两个非空的子集MN,且满足M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N中的每一个元素,则称为戴德金分割.试判断,对于任一戴德金分割,下列选项中一定不成立的是________.
M没有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M没有最大元素,N也没有最小元素;
M有一个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M有一个最大元素,N没有最小元素;
2020-11-06更新 | 51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10月考衔接班数学A层试题
20-21高三上·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确诊的有效快捷手段.某医院在成为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定点医院并开展检测工作的第天,每个检测对象从接受检测到检测报告生成平均耗时(单位:小时)大致服从的关系为为常数).已知第天检测过程平均耗时为小时,第天和第天检测过程平均耗时均为小时,那么可得到第天检测过程平均耗时大致为(       
A.小时B.小时C.小时D.小时
2020-11-03更新 | 1536次组卷 | 21卷引用:3.4 函数的应用-【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限时作业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