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3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中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公元1208~1268)在《数书九章》中给出了求次多项式处的值的简捷算法,例如多项式可改写为后,再进行求值.下图是实现该算法的一个程序框图,该程序框图可计算的多项式为
A.
B.
C.
D.
2 . 某校从参加某次知识竞赛的同学中,选取60名同学将其成绩(百分制,均为整数)分成六组后,得到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观察图形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分数内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
(2)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本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
(3)若从第1组和第6组两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所抽取2人成绩之差的绝对值大于10的概率.
2018-05-01更新 | 347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数学(理)试卷
3 . 某校从高一年级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50名学生,并统计了他们的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将数学成绩进行分组,并根据各组人数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分组频数频率
合计50

(1)写出的值,并估计本次考试全年级学生的数学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现从成绩在内的学生中任选出两名同学,从成绩在内的学生中任选一名同学,共三名同学参加学习习惯问卷调查活动.若同学的数学成绩为43分,同学的数学成绩为分,求两同学恰好都被选出的概率.
4 . 某机构组织语文、数学学科能力竞赛,每个考生都参加两科考试,按照一定比例淘汰后,按学科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现有某考场的两科考试数据统计如下,其中数学科目成绩为二等奖的考生有人.

Ⅰ)求该考场考生中语文成绩为一等奖的人数;
Ⅱ)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获得数学和语文二等奖的考生中各抽取人,进行综合素质测试,将他们的综合得分绘成茎叶图(如图),求两类样本的平均数及方差并进行比较分析;
Ⅲ)已知该考场的所有考生中,恰有人两科成绩均为一等奖,在至少一科成绩为一等奖的考生中,随机抽取人进行访谈,求两人两科成绩均为一等奖的概率.
5 . 某市高中全体学生参加某项测评,按得分评为两类(评定标准见表1).根据男女学生比例,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10000名学生的得分数据,其中等级为的学生中有40%是男生,等级为的学生中有一半是女生.等级为的学生统称为类学生,等级为的学生统称为类学生.整理这10000名学生的得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类别

得分(

表1


   
(I)已知该市高中学生共20万人,试估计在该项测评中被评为类学生的人数;
(Ⅱ)某5人得分分别为45,50,55,75,85.从这5人中随机选取2人组成甲组,另外3人组成乙组,求“甲、乙两组各有1名类学生”的概率;
(Ⅲ)在这10000名学生中,男生占总数的比例为51%,类女生占女生总数的比例为类男生占男生总数的比例为,判断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

6 . 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K的值是(  )

A.6B.7C.16D.19
7 . P2P平台需要了解该平台投资者的大致年龄分布,发现其投资者年龄大多集中在区间[20,50]岁之间,对区间[20,50]岁的人群随机抽取20人进行了一次理财习惯调查,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组数分组人数(单位:人)
第一组[20,25) 2
第二组[25,30)a
第三组[30,35)5
第四组[35,40)4
第五组[40,45)3
第六组[45,50]2
 
()a的值并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在统计表的第五与第六组的5人中,随机选取2人,求这2人的年龄都小于45岁的概率.
2018-01-14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数学(文)试题
8 . 某校从参加高三模拟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按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组[90,100),[100,110),…,[140,150]后得到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本次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3)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成绩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再从这6个样本中任取2人成绩,求至多有1人成绩在分数段[120,130)内的概率.
9 . 高考复习经过二轮“见多识广”之后,为了研究考前“限时抢分”强化训练次数与答题正确率的关系,对某校高三某班学生进行了关注统计,得到如表数据:

1

2

3

4

20

30

50

60

(1)求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并预测答题正确率是的强化训练次数(保留整数);
(2)若用)表示统计数据的“强化均值”(保留整数),若“强化均值”的标准差在区间内,则强化训练有效,请问这个班的强化训练是否有效?
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
,样本数据,…,的标准差为
10 .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结果s 的值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