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天封塔”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大沙泥街西端与解放南路交汇处,是宁波重要地标之一,为中国江南特有的仿宋阁楼式砖木结构塔,具有宋塔玲珑精巧、古朴庄重的特点,也是古代明州港江海通航的水运航标.某同学为测量天封塔的高度,选取了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现测得,在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则塔高_________

2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记载:遥望巍巍塔七层,灯光点点倍加增.意思是:总共七层,相邻两层,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两倍.若要满足总灯数不少于千灯,则顶层最少______盏灯.
2023-11-09更新 | 613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可用公式(其中abcS为三角形的三边和面积)表示.在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若,且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面积的最大值是
B.
C.
D.面积的最大值是
2023-11-06更新 | 487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4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正整数中能被3除余2且被7除余2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       
A.17B.37C.107D.128
2023-05-23更新 | 79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5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被3除余2且被5除余3的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A.B.C.71D.
2023-04-26更新 | 3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数书九章》是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公式,这与古希腊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即有满足,且的面积__________.
2023-04-13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7 . 有一座七层塔,若每层所点灯的盏数都是上面一层的两倍,一共点381盏,则底层所点灯的盏数是___________
8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有“耗子穿墙”问题:今有垣厚五尺,两老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下列说法中正硆的有(       
A.大鼠与小鼠在第三天相逢B.大鼠与小鼠在第四天相逢
C.大鼠一共穿墙D.大鼠和小鼠穿墙的长度比为
9 . 某景区三绝之一的铁旗杆铸于道光元年,两根分别立于人口两侧,每根重约12000斤,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龙等图案,每根杆上还悬挂24只玲珑的铁风铃.已知每节长度约成等差数列,第一节长约12尺,总长约48尺,则第五节长约为几尺(       
A.7B.7.2C.7.6D.8
10 . 早在西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知道算术中项,几何中项以及调和中项,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阿契塔在《论音乐》中定义了上述三类中项,其中算术中项,几何中项的定义与今天大致相同.而今我们称为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为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并把这两者结合的不等式叫做基本不等式.下列与基本不等式有关的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的最小值为
C.若,则
D.若实数ab满足,则的最小值为2
2022-02-22更新 | 1277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