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三斜求积术”是我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用实例的形式提出的,其实质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即.现有面积为满足,则的周长是(       
A.9B.12C.18D.36
2024-01-20更新 | 735次组卷 | 10卷引用:6.4.3.2 正弦定理——课后作业(提升版)
2 . 密位制是度量角的一种方法,把一周角等分为6000份,每一份叫作1密位的角.在角的密位制中,单位可省去不写,采用四个数码表示角的大小,在百位数与十位数之间画一条短线,如1周角等于6000密位,写成“”,578密位写成“”.若在中,分别是角所对的边,且有.则角用密位制表示正确的是(       
A.B.C.D.
2023-10-10更新 | 1135次组卷 | 9卷引用:6.4.3.1 余弦定理——课后作业(提升版)
3 . 《孔雀东南飞》中曾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如图是箜篌的一种常见的形制,对其进行绘制,发现近似一扇形,在圆弧的两个端点AB处分别作切线相交于点C,测得切线,根据测量数据可估算出该圆弧所对圆心角的余弦值为(       

   

A.0.62B.0.56C.-0.56D.-0.62
2023-10-08更新 | 322次组卷 | 6卷引用:6.4.3.1 余弦定理——课后作业(提升版)
4 . 蜚英塔俗称宝塔,地处江西省南昌市,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为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蜚英塔坐北朝南,砖石结构,平面呈六边形,是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已被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某学生为测量蜚英塔的高度,如图,选取了与蜚英塔底部D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测得米,在两点观察塔顶点,仰角分别为45°和30°,,则蜚英塔的高度是(       
A.25米B.C.30米D.
5 . 设ab为两个正数,定义ab的算术平均数为,几何平均数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数学家D.H. Lehmer提出了“Lehmer均值”,即,其中p为有理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2022-05-11更新 | 5420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师大版(2019) 必修第一册 数学奇书 第一章 预备知识 §3 不等式 §3.2 基本不等式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6 . 在古希腊数学家海伦的著作《测地术》中记载了著名的海伦公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其面积,这里.已知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的面积最大值为(       ).
A.B.C.10D.12
7 . 中国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则三角形的面积可由公式求得,其中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一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8 . 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从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公式”,设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面积为,则 “三斜求积”公式为.若, 则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的面积为(       
A.B.C.3D.
2021-12-16更新 | 423次组卷 | 12卷引用:6.4平面向量的应用C卷
9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A.192 里B.96 里C.48 里D.24 里
2021-11-20更新 | 2886次组卷 | 93卷引用: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2.5.3 数列的应用
10 . 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三斜求积术”,即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则的面积.根据此公式,若,且,则的面积为(     
A.B.C.D.
2021-10-30更新 | 74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1课时 课后 正弦定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