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此定理讲的是关于整除的问题,现将1到2023这2023个数中,能被2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其前项和为,则下面对该数列描述正确的是(       
A.B.C.D.共有202项
2 . 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公式求得,其中p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
2023-10-14更新 | 334次组卷 | 47卷引用:专题2.3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章末检测3(难)-【满分计划】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阶段性复习测试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的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的最上面一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设各层球数构成一个数列,其中,则______
2022-01-24更新 | 877次组卷 | 4卷引用:收官卷05--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收官卷(新高考地区专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庄子·天下》篇中记述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反映这个命题本质的式子是(       
A.1+
B.
C.
D.
2021-09-18更新 | 713次组卷 | 4卷引用:数学与文学
5 . ABCD四名学生的年龄关系如下.AC的年龄之和与BD的年龄之和相同,CD的年龄之和大于AB的年龄之和,B的年龄大于AD的年龄之和,则ABCD的年龄关系是(       
A.B.
C.D.
2021-11-29更新 | 744次组卷 | 3卷引用:数学必修第一册期末测试-【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21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 | 较易(0.85) |
6 . 中国历法推测遵循以算为主、以测为辅的原则.例如《周髀算经》和《易经》里对二十四节气的晷影长的记录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长是实测得到的,其他节气的晷影长则是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计算得出的.下表为《周髀算经》对二十四节气晷影长的记录,其中115.1寸表示115寸1分(1寸=10分).

节气

冬至

小寒

(大雪)

大寒

(小雪)

立春

(立冬)

雨水

(霜降)

惊蛰

(寒露)

春分

(秋分)

晷影

长/寸

135.0

125.

115.1

105.2

95.3

85.4

75.5

节气

清明

(白露)

谷雨

(处暑)

立夏

(立秋)

小满

(大暑)

芒种

(小暑)

夏至

晷影

长/寸

65.5

55.6

45.7

35.825.9

16.0


已知《易经》中记录的冬至晷影长为130.0寸,夏至晷影长为14.8寸,那么《易经》中小寒与清明之间的晷影长之差为(       
A.105.6寸B.48寸
C.57.6寸D.67.2寸
2021-11-21更新 | 51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课时 课中 4.2.1.2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实际应用
20-21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九章算术》中“衰分”是按比例递减分配的意思,今共有粮石,甲、乙、丙按序衰分,乙分得石,则衰分比例为________.
2021-11-21更新 | 32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课时 课中 4.3.1.2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实际应用
8 . 《九章算术》第三章“衰分”介绍比例分配问题:“衰分”是按比例递减分配的意思,通常称递减的比例(即百分比)为“衰分比”.如:甲、乙、丙、丁分别分得,递减的比例为,那么“衰分比”就等于,今共有粮石,按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衰分”,已知乙分得石,甲、丙所得之和为石,则“衰分比”为(       
A.B.C.D.
2021-11-21更新 | 759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9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有如下问题: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各穿几何?意思是:今有土墙厚5尺,两鼠从墙两侧同时打洞,大鼠第一天打洞一尺,小鼠第一天也打洞一尺,大鼠之后每天打洞厚度比前一天多一倍,小鼠之后每天打洞厚度是前一天的一半,问两鼠几天打通相逢?此时,各打洞多少?两鼠相逢需要的天数最小为______
2021-11-10更新 | 522次组卷 | 2卷引用:苏教版(2019) 选修第一册 一蹴而就 第4章 习题课三
10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至2021中能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__________.
2021-11-09更新 | 472次组卷 | 2卷引用:苏教版(2019) 选修第一册 选填专练 第4章 限时小练25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