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5 道试题
1 . 在中,
(1)求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存在且唯一确定,求边上中线的长.
条件①:
条件②:的周长为
条件③:的面积为
2021-06-17更新 | 28072次组卷 | 61卷引用:第07讲 解三角形-【寒假自学课】2022年高一数学寒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2 . 如图,线段AB表示一信号塔,DE表示一斜坡,.且BCE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点ABCDE在同一平面内,斜坡DE的坡比为3:7,米.某人站在坡顶D处测得塔顶A点的仰角为37°,站在坡底C处测得塔顶A点的仰角为48°(人的身高忽略不计),则信号塔的高度AB为(       )(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
A.54B.58C.76D.85
2021-10-18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3 . (1)不等式的解区间的长度是多少?
(2)如果数集都是集合的子集,那么集合的长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多少?(直接写出答案)
(3)已知实数,求满足构成的区间的长度之和.
2021-10-16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魏晋时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有关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海岛的高.如图,点在水平线上,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称为“表高”,称为“表距”,都称为“表目距”,的差称为“表目距的差”则海岛的高       
A.表高B.表高
C.表距D.表距
2021-06-07更新 | 32253次组卷 | 5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学程考试数学试题
5 .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单位:m),三角高程测量法是珠峰高程测量方法之一.如图是三角高程测量法的一个示意图,现有ABC三点,且ABC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满足.由C点测得B点的仰角为的差为100;由B点测得A点的仰角为,则AC两点到水平面的高度差约为()(       

A.346B.373C.446D.473
2021-06-07更新 | 32911次组卷 | 70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填空题-双空题 | 适中(0.65) |
6 . 某地经济开发区有五个重点建设区块,在区块之间有一个以的中点为圆心、直径为的圆形湖泊,其位置关系和部分间隔距离如图所示.则区块到区块的直线距离为___________;若修建一条连接区块的陆上道路,则该道路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___.
2021-06-07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丰泰外国语学校、麻涌中学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7 .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于2021年5月21日在崇明举办,其标志建筑——世纪馆以“蝶恋花”为设计理念,拥有全国跨度最大的自由曲面混凝土壳体,屋顶跨度280米,屋面板只有250毫米,相当于一张2米长的桌子,其桌面板的厚度不到2毫米.
图1为馆建成后的世纪馆图:图2是建设中的世纪馆;图3是场馆的简化图.


如(图3)是由两个半圆及中间的阴影区域构成的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中米;圆心距米:半径米:椭圆中心与圆心的距离米,为直线与半圆的交点,.
(1)设,计算的值;
(2)计算的大小(精确到1°).
2021-06-06更新 | 50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8 . 如图,△为等腰三角形,点AE在△外,且,若

(1)从以下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求的长度;
;②,③锐角的面积为
(2)在你所选的(1)条件下,求的最大值.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解答给分.
2021-05-31更新 | 113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如图,为山脚两侧共线的三点,在山顶处观测三点的俯角分别为.现测得.计划沿直线开通一条穿山隧道,试求出隧道的长度.
2021-05-31更新 | 69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米二百四十石,令甲,乙,丙、丁,戊五人递差分之,要将甲、乙二人数与丙、丁,戊三人数同.问:各该若干?其大意是:现有大米二百四十石,甲,乙,丙,丁,戊五人分得的重量依次成等差数列,要使甲,乙两人所得大米重量与丙,丁,戊三人所得大米重量相等,问每个人各分得多少大米?在这个问题中,丁分得大米重量为(       
A.32石B.40石C.48石D.56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