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1-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定义:若曲线或函数的图象上的两个不同点处的切线互相重合,则称该切线为曲线或函数的图象的“自公切线”.
(1)设曲线C,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曲线C的图象,并判断C是否存在“自公切线”?(给出结论即可,不必说明理由)

(2)证明:当时,函数不存在“自公切线”;
(3)证明:当时,.
2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为直线上一点,动点满足 .
(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
(2)若过点作直线与交于不同的两点,点,过点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点.证明:为线段的中点.
昨日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三模数学试题
3 . 已知直线l分别与x轴,直线交于点AB,点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P不在x轴负半轴上)且.
(1)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设lC交于EF两点,点MC上且满足,延长MAC于点N,求的最小值.
2024-05-23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四轮检测数学试题
4 . 在数学中,由个数排列成的mn列的数表称为矩阵,其中称为矩阵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矩阵乘法是指对于两个矩阵AB,如果4的列数等于B的行数,则可以把AB相乘,具体来说:若,则,其中.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的两个极值点,证明:.
2024-05-23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四轮检测数学试题
5 . 已知的其中两个顶点为,点的重心,边上的两条中线的长度之和为,记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的方程;
(2)过点作斜率存在且不为0的直线相交于两点,过原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相交于两点,记四边形的面积为S,求的取值范围.
6 . 已知向量,点,直线PDQD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其中,记动点D的轨迹为E.
(1)求E的方程;
(2)直线lE相交于AB两点,
(i)若l过原点,点CE上异于AB的一点,且直线ACBC的斜率均存在,求证:为定值;
(ii)若l与圆O相切,点NAB的中点,且,试确定圆O的半径r.
2024-05-14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数学试题
7 . 对于函数,若存在实数,使,其中,则称为“可移倒数函数”,为“的可移倒数点”.已知
(1)设,若为“的可移倒数点”,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设,若函数恰有3个“可移1倒数点”,求的取值范围.
2024-04-19更新 | 6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模)数学试题
8 . 如图①,将个完全一样质量均匀长为的长方体条状积木,一个叠一个,从桌子边缘往外延伸,最多能伸出桌缘多远而不掉下桌面呢?这就是著名的“里拉斜塔问题”.

解决方案如下:如图②,若,则当积木与桌缘垂直且积木重心恰与桌缘齐平时,其伸出桌外部分最长为,如图③,若,欲使整体伸出桌缘最远,在保证所有积木最长棱与桌缘垂直的同时,可先将上面积木的重心与最下方的积木伸出桌外的最远端齐平,然后设最下方积木伸出桌外的长度为,将最下方积木看成一个杠杆,将桌缘看成支点,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若积木恰好不掉下桌面,则上面积木的重力乘以力臂,等于最下方积木的重力乘以力臂,得出方程,求出.所以当叠放两个积木时,伸出桌外最远为,此时将两个积木看成整体,其重心恰与桌缘齐平.如图④,使前两块积木的中心与下方的第三块积木伸出桌外的最远端齐平,便可求出时积木伸出桌外的最远距离.依此方法,可求出4个、5个直至个积木堆叠伸出桌外的最远距离.(参考数据:为自然常数)
(1)分别求出时,积木伸出桌外的最远距离.(用表示);
(2)证明:当时,积木伸出桌外最远超过
(3)证明:当时,积木伸出桌外最远不超过
2024-04-08更新 | 64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3月调研数学试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模拟试卷)
9 . 已知点中恰有两个点在抛物线上.
(1)求的标准方程
(2)若点上,且,证明:直线过定点.
2024·山东·模拟预测
10 . 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公垂线段为,且分别直线mn上的动点,且为线段中点,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确定点的轨迹方程
(1)请根据自己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
(2)的任意内接三角形,点的外心,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分别为,证明:为定值.
2024-03-25更新 | 1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3月调研数学试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模拟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