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1-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欧拉公式建立起了复数、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桥梁,在解析几何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复变函数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欧拉公式,以下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命题1:                                命题2:
命题3:的共轭复数为                 命题4:为实数
A.1B.2C.3D.4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2 . 汉诺塔(Tower of Hanoi),是一个源于印度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 如图所示,有三根相邻的标号分别为A、B、C的柱子, A柱子从下到上按金字塔状叠放着个不同大小的圆盘,要把所有盘子一个一个移动到柱子B上,并且每次移动时,同一根柱子上都不能出现大盘子在小盘子的上方,请问至少需要移动多少次?记至少移动次数为,例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等差数列
C.为等比数列D.
2024-06-04更新 | 4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教学质量调测数学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3 . 据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记截:“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弦).”意即“勾”、“股”与“弦”之间的关系为(其中).当时,有如下勾股弦数组序列:,则在这个序列中,第10个勾股弦数组中的“弦”等于(       
A.145B.181C.221D.265
2024-04-2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数学(一)
4 . 欧拉公式把自然对数的底数,虚数单位,三角函数联系在一起,被誉为“数学的天桥”.若复数满足,则       
A.B.C.D.
2024-04-24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数学试卷

5 . 欧拉公式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是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提出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已知,则       

A.B.C.D.
2024-03-30更新 | 62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6 . 棣莫弗公式(其中i为虚数单位)是由法国数学家棣莫弗(1667-1754)发现的,根据棣莫弗公式可知,复数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 . 法国数学家棣莫弗(1667-1754年)发现了棣莫弗定理:设两个复数,则.设,则的虚部为(       
A.B.C.1D.0
2024-03-12更新 | 661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第二次)数学(理科)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向量O为坐标原点),设,以射线Ox为始边,OZ为终边逆时针旋转的角为,则,法国数学家棣莫弗发现棣莫弗定理:,则,由棣莫弗定理导出了复数乘方公式:,则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024-03-03更新 | 998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昆明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一模)理科数学试卷
9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比上述过程,则       
A.B.C.D.
2024-03-03更新 | 39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
10 . 欧拉恒等式也叫做欧拉公式,它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公式之一,它将数学里最重要的几个常数联系到了一起:两个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数,圆周率,两个单位:虚数单位和自然数的单位1,以及数学里常见的0.因此,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我们只能看它而不能理解它”.根据该公式,引出了复数的三角表示: ,由此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是复数体系发展的里程碑.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实部为1B.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
C.的虚部为1D.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
2024-03-02更新 | 9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九省联考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变式卷(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