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对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十八世纪,被“数学王子”高斯采用,因此得名为高斯函数,人们更习惯称为“取整函数”,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B.
C.函数的值域为
D.若,使得同时成立,则正整数的最大值是5
2020-05-12更新 | 263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二调)数学试题
2 . 已知椭圆)的半焦距为,原点到经过两点的直线的距离为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如图,是圆的一条直径,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的方程.
2019-01-30更新 | 460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陕西卷)
4 . 已知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是它们的一个公共交点,且,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A.B.C.2D.
2020-03-05更新 | 2270次组卷 | 8卷引用:【新东方】新东方高二数学试卷305
5 . 已知函数,其中表示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关于有下述四个结论:
的一个周期是       是非奇非偶函数;
单调递减;       的最大值大于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2020-04-23更新 | 2083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数学试题
6 . 给定椭圆,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是椭圆的“伴椭圆”,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其短轴上一个端点到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作椭圆的“伴随圆”的动弦,过点分别作“伴随圆”的切线,设两切线交于点,证明:点的轨迹是直线,并写出该直线的方程;
(3)设点是椭圆的“伴随圆”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椭圆的切线,试判断直线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2019-06-18更新 | 2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高考三模数学试题
7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为两点的“切比雪夫距离”,又设点上任意一点,称的最小值为点到直线的“切比雪夫距离”,记作,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对任意三点,都有
②已知点和直线,则
③到定点的距离和到的“切比雪夫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正方形.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2020-02-10更新 | 177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8 .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利用“逼近法”得到椭圆的面积除以圆周率等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焦点均在轴上,的面积为,且短轴长为,则的标准方程为(       
A.B.C.D.
2020-06-24更新 | 169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六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数学(文)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L-距离”定义为则平面内与轴上两个不同的定点的“L-距离”之和等于定值(大于)的点的轨迹可以是( )
A.B.C.D.
2019-01-30更新 | 3067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福建卷)
10 . 阿波罗尼斯是亚历山大时期的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若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之比为(,且),则点的轨迹就是圆,事实上,互换该定理中的部分题设和结论,命题依然成立.已知点,点为圆上的点,若存在轴上的定点和常数,对满足已知条件的点均有,则       
A.1B.C.D.
2020-07-22更新 | 1299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