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2.1.1 合情推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一个平面内任意两两相交但不重合的若干条直线,直线的条数与这些直线将平面所划分的区域个数满足如下关系:1条直线至多可划分的平面区域个数为2;2条直线至多可划分的平面区域个数为;3条直线至多可划分的平面区域个数为7;4条直线至多可划分的平面区域个数为11;一般的,条直线至多可划分的平面区域个数为__________;在一个平面内,对于任意两两相交但不重合的若干个圆,类比上述研究过程,可归纳出:个圆至多可划分的平面区域个数为__________.
2023-02-04更新 | 50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镇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模拟数学试题
2 . 十九世纪下半叶集合论的创立,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著名的“康托三分集”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操作过程如下:将闭区间[0,1]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1次操作;再将剩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2次操作...;每次操作都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将剩下的各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同样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操作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剩下的区间集合即是“康托三分集”,第三次操作后,依次从左到右第三个区间为___________,若使前n次操作去掉的所有区间长度之和不小于,则需要操作的次数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2022-05-11更新 | 155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考二模数学试题
3 .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10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___________.
9-10高二下·河南·期中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观察式子:



由此归纳,可猜测一般性的结论为______.
2021-08-31更新 | 351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数学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9-10高二下·辽宁·阶段练习
填空题-单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已知整数对的序列如下: 则第60个数对是__________.
2021-08-13更新 | 11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文科数学试卷
填空题-双空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6 . 某校学生在研究民间剪纸艺术时,发现剪纸时经常会沿纸的某条对称轴把纸对折,规格为的长方形纸,对折1次共可以得到两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对折2次共可以得到三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以此类推,则对折4次共可以得到不同规格图形的种数为______;如果对折次,那么______.
2021-06-07更新 | 45553次组卷 | 7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2022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碳70是一种碳原子族,可高效杀灭癌细胞,它是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其结构是由五元环(正五边形面)和六元环(正六边形面)组成的封闭的凸多面体,共37个面,则其六元环的个数为(       ).

A.12B.25C.30D.36
2021-04-28更新 | 110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八世纪早期,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公式,(其中n!=1×2×3×…×n,0!=1),现用上述公式求的值,下列选项中与该值最接近的是(       
A.B.C.D.
9 . 十九世纪下半叶集合论的创立,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著名的“康托三分集”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操作过程如下:将闭区间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一次操作;再将剩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这样,每次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将剩下的各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同样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操作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以至无穷,剩下的区间集合即是“康托三分集”.若使去掉的各区间长度之和不小于,则需要操作的次数n的最小值为(       )参考数据:(
A.4B.5C.6D.7
2021-02-24更新 | 1198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1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全真模拟卷(山东高考专用)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10 . 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中,“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阶在确定第一个音阶之后,其余的音阶可采用“三分损益法”生成.例如:假设能发出第一个基准音的乐器的长度为,那么能发出第二个基准音的乐器的长度为,能发出第三个基准音的乐器的长度为,也就是依次先减少三分之一,后增加三分之一,以此类推,后来按照这种方法将音阶扩充到个,称为“十二律”.若能发出第六个基准音的乐器的长度为,那么能发出第四个基准音的乐器的长度为_____.
2020-12-04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