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2.1.1 合情推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2-13高三下·北京海淀·期末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设A是由个实数组成的mn列的数表,如果某一行(或某一列)各数之和为负数,则改变该行(或该列)中所有数的符号,称为一次“操作”.
(1)数表A如表1所示,若经过两次“操作”,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实数,请写出每次“操作”后所得的数表(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1

2

3

1

0

1

表1


(2)数表A如表2所示,若必须经过两次“操作”,才可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求整数a的所有可能值:

a

表2


(3)对由个实数组成的mn列的任意一个数表A,能否经过有限次“操作”以后,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实数?请说明理由.
2023-05-31更新 | 575次组卷 | 8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数学试卷
2 . 我们可以利用曲线和直线写出很多不等关系,如由在点处的切线写出不等式,进而用替换得到一系列不等式,叠加后有这些不等式体现了数学之美.运用类似方法推导,下面的不等式正确的有(       
A.
B.
C.
D.
2023-05-27更新 | 59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3 . 十九世纪下半叶集合论的创立,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著名的“康托三分集”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操作过程如下:将闭区间[0,1]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1次操作;再将剩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2次操作...;每次操作都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将剩下的各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同样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操作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剩下的区间集合即是“康托三分集”,第三次操作后,依次从左到右第三个区间为___________,若使前n次操作去掉的所有区间长度之和不小于,则需要操作的次数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2022-05-11更新 | 155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考二模数学试题
4 . 如图,点P是半径为2的圆O上一点,现将如图放置的边长为2的正方形(顶点AP重合)沿圆周逆时针滚动.若从点A离开圆周的这一刻开始,正方形滚动至使点A再次回到圆周上为止,称为正方形滚动了一轮,则当点A第一次回到点P的位置时,正方形滚动了________轮,此时点A走过的路径的长度为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
A.2人B.3人C.4人D.5人
2020-09-28更新 | 393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北京卷)
6 . 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如下公式:.则下列数值更接近的是(       
A.0.91B.0.92C.0.93D.0.94
2020-04-06更新 | 68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设我们可以证明对数的运算性质如下:.我们将式称为证明的“关键步骤”.则证明(其中)的“关键步骤”为________.
2019-12-31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8 . 解不等式时,可构造函数是减函数,及,可得,用类似的方法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A.B.C.D.
2019-12-05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中闵行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杭州·期末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已知.经计算,则根据以上式子得到第个式子为______.
2019-06-19更新 | 559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09-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交通工程学中,常作如下定义:交通流量(辆/小时):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横断面的车辆数;车流速度(千米/小时):单位时间内车流平均行驶过的距离;车流密度(辆/千米):单位长度道路上某一瞬间所存在的车辆数.   一般的,满足一个线性关系,即(其中是正数),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车流密度增大,车流速度增大
B.随着车流密度增大,交通流量增大
C.随着车流密度增大,交通流量先减小,后增大
D.随着车流密度增大,交通流量先增大,后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