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

稻草人(节选)

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和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

1.选文的主要内容是(       
A.写一个农人扎的稻草人整天整夜尽职尽责地守在稻田里。
B.写稻草人是用什么做成的。
C.写稻草人的工作。
2.稻草人的骨架子是____________,他的肌肉和皮肤是____________,他的帽子是____________,他的手上拿着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拿稻草人跟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用_______________的懒怠,______________的顽皮、贪玩来突出稻草人的尽职尽责。
4.夜间的一切稻草人都知道得清清楚楚,除了文中描绘的场景,稻草人还可能知道些什么?请你结合生活经验或展开想象,仿照选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东方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素质教育评价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按要求修改语段。

①这正如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②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③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     )可以开阔眼界,提高知识,启迪思维,(     )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④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将上面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第③句中有一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改为“_____”。
2022-12-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理解。

暴雨筛(节选)

毕淑敏

①我35岁的时候,考上了一所夜大。每天下班后,要穿越五条街道去读书。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像牛仔的皮带一样宽,翻卷着抽打天地。老师还会不会上课呢?我拿不准。那时,电话还不普及,打探不到消息。考虑了片刻,我穿上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冲出屋门。风雨中,伞立刻被劈开,成了几块碎布。我只有扔了雨衣,连滚带爬。渺无人迹的城市中,我惊惶地想到,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傻?也许今天根本就不上课。

②我迟疑了片刻,咬紧牙,继续向前。好不容易到了学校,贴身的衣服已像海带一般冷硬,牙齿像上了发条似的打战。没想到看门的老人说,从老师到学生,除了你,没有一个人来!

③那一瞬,我非常绝望。

④老人看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让我进他的小屋歇口气。喝着他沏的热茶,我心灰意冷。伴着窗外瀑布般的水龙,老人缓缓地说,你以后会有大出息。我说,我是一个大傻瓜啊!

⑤他说,所有学生里,只有你一个人来上学了。看,暴雨是一个筛子。胆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⑥那一瞬,好似空中打了一个闪电,我的心被照得雪亮。也许我不是三千学生当中最聪明的,但我是三千学生中最有胆量和毅力的人。从那以后,我就多了自信,一步步地有了今天的成功。

1.用“﹏﹏”画出第①段中表现风雨很大的句子,其中作者用到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试着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写-写。
时间一天傍晚地点一所夜大人物____
起因____
经过在风雨中,“我”连滚带爬,好不容易到了学校。
结果____

3.“我”心理的变化是:惊惶→____________→自信。
4.“我”冒着暴雨去上夜校,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傻瓜。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
2022-12-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理解。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①冬天下雪了。

②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地过着,霜打了,雨淋了。大风来时是飞沙走石,似乎是很了不起的样子。冬天,大地被冻裂了,江河被冻住了。再冷起来,江河也被冻得锵锵地响着裂开了纹。冬天,冻破了人的耳朵,冻掉了人的鼻子……冻裂了人的手和脚。

③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④被冬天冻裂了手指的,到了夏天也自然就好了,好不了的,“李永春”药铺去买二两红花,泡一点红花酒来擦一擦,擦得手指通红也不见消,也许就越来越肿起来。那么再到“李永春”药铺去,这回可不买红花了,是买了一贴膏药来。回到家里,用火一烤,黏黏糊糊地就贴在冻疮上了。这膏药是真好,贴上了一点也不碍事。该赶车的去赶车,该切菜的去切菜。黏黏糊糊地是真好,见了水也不掉,该洗衣裳的去洗衣裳好了。就是掉了,拿在火上再一烤,就还贴得上的。一贴,贴了半个月

⑤呼兰河这地方的人,什么都讲结实、耐用,这膏药这样的耐用,实在是合乎这地方的人情。虽然是贴了半个月,手也还没有见好,但这膏药总算是耐用,没有白花钱。

⑥于是再买一贴去,贴来贴去,这手可就越肿越大了。还有些买不起膏药的,就拣人家贴乏了的来贴。

⑦到后来,那结果,谁晓得是怎样呢,反正一塌糊涂去了吧。

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⑨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1.“大风来时是飞沙走石,似乎是很了不起的样子”这句话中的“了不起”的意思是(       
A.了不得B.极好或令人钦佩C.不平凡,优点突出
2.联系上下文,“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这句话应插在(       
A.第④⑤段之间B.第②③段之间C.第①②段之间
3.关于呼兰河这地方的人贴膏药的事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这个事例是为了强调“李永春”药铺的膏药并不能治病。
B.从这个事例中能看出呼兰河人讲究结实、耐用的性格特点。
C.膏药虽然没有治好冻伤的手指,但因为耐用,人们觉得没有白花钱。
4.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给下面的内容进行排序,并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①四季循环,生活依旧       ②严冬来临,天寒地冻       ③为治冻疮,久贴膏药
(      )(      )(      )
5.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①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地过着,霜打了,雨淋了。
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
③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呼兰河这地方的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请在下面选择一个词语,说一说你的理由。(也可以另选词语)
自然       随性       坚韧       奇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0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开心阅读。

一只想飞的猫(节选)

“昨天夜里,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个耗子!”正在向仙人掌吹牛的猫忽然发现两只蝴蝶在凤仙花的头顶上来回跳舞,他立马停住了脚步,耳朵高高地竖(shù)起来,招了两招,就撒()开四条腿飞奔过去……

“倒霉(méi),扑了一个空!——它们比耗子聪明。”但是猫没肯放过它们,只停了一秒钟,就跳起身来又追赶过去。

两只蝴蝶在空中交头接耳,商量着什么事情。

黄蝴蝶一歪(wāi)一斜(xié)地,像白杨树上掉下来的一片黄叶子,飞得又低又慢,落在后面。

“哈哈,它累了!”猫飞奔过去,伸起脚掌一抓,差(chà)半尺,黄蝴蝶飞走了。

现在是白蝴蝶飞得又慢又低,落在后面……

猫只好躺在地上,望着飞舞的蝴蝶,大口大口地喘(chuǎn)着粗气。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填序号)
①6            ②7            ③8
2.阅读画线句,联系上下文,白蝴蝶飞得又慢又低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白蝴蝶飞累了。                  ②白蝴蝶故意飞得慢。
3.这篇短文讲的是一只猫想抓蝴蝶,结果_________的故事。
2022-10-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 . 课内阅读。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脚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爬山虎脚的颜色:____________
3.作者之所以把这段文字写得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____________
2022-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南郑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课外阅读。

村 槐 (节选)

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绑—(      )   大方—(       )
反义词:  光滑—(       )  索取—(       )
2.文中第2-4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_______、槐树下嬉戏、____。本文的叙事线索是_____,叙述的顺序是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深化了主题
4.第5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
8 . 阅读。

①清晨起来,拉开窗帘,一个银亮的世界展现在我眼前。我一看见这纯白的雪片,就只想尽快扑进这雪白的世界。

②妈妈送我走出家门,并三番五次地叮嘱我路上小心。我只想快快出去观赏雪景,自然觉得妈妈啰嗦。“回去吧,真烦人!”便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③“妈妈,快,快拉我跑!”

④雪地中一位年轻的母亲拉着身后的小女儿跑着,笑着。忽然,母亲脚下一滑,摔倒在雪地上。我忙跑过去拉起她,她却不顾自己,而是马上扶起坐在地上的小女儿。小女儿也很懂事地给妈妈拍去头发上的雪,轻轻地问了一声:“妈妈,您疼不疼?”母亲由衷地笑了,笑得那么舒心。

⑤望着雪片纷飞中母女俩紧紧相偎的身影,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两年前似曾相识的一幕:那时,我也曾十分乖巧地为妈妈拍雪,扶妈妈走路。可两年后同样的雪天,我却只顾自己的兴致,把妈妈的关心搁在一边。也许妈妈并未留意我的话,但12岁的我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⑥也许刚才的那位母亲摔得很重,可小女儿简单的一句“妈妈,您疼不疼”,便已化解了她的疼痛。不管外界多冷,一股股暖流也会涌上心头,这便是世上最动人的欣慰,也是像雪一样纯的真情。

⑦雪花飘呀飘,我目送那对母女远去,便急切地回转身,我要回家去对父母说:“         

1.下列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是(       
A.清晨B.母女的故事C.我的反思D.雪花飘啊飘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我”在路上看到了_______________,“我”脑海中浮现出两年前的一幕,相似的情景使“我”觉悟到______________,“我”目送母女远去后,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回家后可能会对父母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的爸爸或妈妈等长辈是不是也三番五次地叮嘱你,对长辈的这一番“苦心”,你认为有必要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衔接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结合《少年闰土》对比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       )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________;短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试在括号内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意思连贯通顺。
3.用“﹏﹏﹏”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此时的闰土已是一个        的人。
4.“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阅读,完成练习。

爱的教育(节选)

埃·德亚米契斯(意大利)

①一只法兰西轮船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开到意大利的热那亚来。舱里乘客有法兰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还有瑞士人。其中有个十一岁的少年,服装褴褛,避开了人们,像野兽似的用白眼看着人家。他用这种眼色看人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原来在两年前他被在乡间种田的父母卖给了戏法班子,戏法班子里的人打他,骂他,叫他受饿,强迫       )他学会把戏,带他到法兰西、西班牙到处跑,一味虐待他,连食物都不充分供给他。戏法班子到了巴塞罗那的时候,他受不起虐待与饥饿,终于逃了出来,到意大利领事馆去求保护。领事可怜他,叫他乘上这只船,还给他一封到热那亚的介绍书,要送他回到残忍的父母那里去。少年遍体是伤,非常衰弱       ),因为住的是二等舱,人家都很奇怪,对他看。和他讲话,他也不回答,好像憎恶       )一切的人。他的心已变到这步田地了。

②有三个乘客从各方面探问他,他才开了口。他用夹杂法兰西语和西班牙语的意大利语,大略地讲了自己的经历。这三个乘客虽不是意大利人,却听懂了他的话,一半怜悯       ),一半是吃酒以后的高兴,给他少许的金钱,一面仍继续着和他谈说。这时有大批妇人从舱里走出来,她们听了少年的话,也就放意要人看见似的拿出若干钱来掷在桌上,说:“这给了你,这也拿了去!”

③少年低声答谢,把钱收入袋里,苦郁的脸上到这时才现出喜欢的笑容。他回到自己的床位上,拉拢了床幕,卧着静静地沉思       ):有了这些钱,可以在船里买点好吃的东西,饱一饱两年来饥饿的肚子;到了热那亚,可以买件上衣换上;拿了钱回家,比空手回去也总可以多少好见于父母,多少可以得着像人的待遇。在他,这金钱竟是一注财产。他在床位上正沉思得高兴,这时那三个旅客围牢了二等舱的食桌在那里谈论着,他们一边饮酒,一边谈着旅行中所经过的地方情形。谈到意大利的时候,一个说意大利的旅馆不好,一个攻击火车,酒渐渐喝多了,他们的谈论也就渐渐地露骨了。一个说,如其到意大利,还是到北极去好,意大利住着的都是拐子土匪。后来又说意大利的官吏都是不识字的。

④“愚笨的国民!”一个说。“下等的国民!”别一个说。“强盗……”

⑤还有一个正在说出“强盗”的时候,忽然银币铜币就像雹子一般落到他们的头上和肩上,同时在桌上地板上滚着,发出可怕的声音来。三个旅客愤怒了,举头看时,一握铜币又被飞掷到脸上来了。“拿回去!”少年从床幕里探出头来怒叫       )。“我不要那说我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与加点的词语意思相近,句子意思不变。
2.第①自然段画“ ”句子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对比阅读,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中国,也有这样的爱国少年,请举两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