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11898606
二氧化硫、氯气、氯化亚砜等均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用SO2、SCl2与Cl2反应合成氯化亚砜:SO2(g)+Cl2(g)+SCl2(g)2SOCl2(g)。该反应中某一反应物的体积分数(以A%表示)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在373K时,向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SO2、SCl2与Cl2均为0.20mol,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为表中数据I(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与起始温度相同,p0为初始压强)。
t/min012345
p6.0p06.7p06.1p05.4p05.0p05.0p0
p6.0p07.0p05.3p05.0p05.0p05.0p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ΔH___(填“>”“<”或“=”)0。
②I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v(SOCl2)=___
③若只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其压强随时间的变化为表中数据II,则改变的条件是___
(2)如图是某同学测定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点。

①A点的数值为____。(已知:lg4=0.6)
②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A点可能变化为___点。
(3)已知反应S4(g)+4Cl2(g)=4SCl2(g)的ΔH=-4kJ•mol-1,1molS4(g)、1molSCl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1064kJ、510kJ的能量,则1molCl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kJ。
(4)常温下饱和亚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5mol/L,电离常数为Ka1=1.54×10-2Ka2=1.02×10-7,向10mL饱和H2SO3溶液中滴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VmL。
①当V=10mL时,溶液中存在:c(Na+)>c(HSO)>c(SO)>c(H2SO3),则c(H+)___c(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②当V=a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Na+)=2c(SO)+c(HSO);当V=b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Na+)=c(SO)+c(HSO)+c(H2SO3);则a___b。
(5)以SOCl2溶解四氯铝锂的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可组成一种常见的锂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请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利用铜—氯热化学循环可制取氢气,主要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已知25℃时,Ksp(CuOH)=2.0×10-15,Ksp(CuC1)=1.0×10-6,则反应CuC1(s)+H2O(1)CuOH(s)+Cl-(aq)+H+(aq)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填数值)。
(3)已知:
Cl2(g)+H2O(g)==2HCl(g)+1/2O2(g) △H1
2CuCl(s)+2HCl(g)==2CuCl2(s)+H2(g) △H2
Cl2(g)+2CuCl(l)==2CuCl2(s) △H3
CuC1(l)==CuC1(s) △H4
则反应H2O(g)==H2(g)+1/2O2(g) △H=_______(用△H1、△H2、△H3、△H4表示)。
(4)反应Ⅱ若在水溶液中进行可用惰性电极电解实现,其装置如下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阳极周围溶液的pH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5)反应I是可逆反应,工业上也常用该反应生成的HCl制取氯气,反应为4HCl(g)+O2(g)2Cl2(g)+2H2O(g),在不同起始投料比m下,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热反应(填“放”或“吸”)。
②图中m2________m1(填“>”或“<”)。
③p kPa下,A点对应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kPa-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列出计算式即可)。
2017-10-10更新 | 17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合成氨反应为。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测得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h
01.03.00
t10.8
t22.1

(1)时,_______mol/L。
(2)内,以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消耗的同时消耗B.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
(4)已知合成氨反应中,随温度升高氨的产率会下降。在实际生产中,选定的温度为,为避免产率太低,反应的温度不宜过高,但温度也不宜过低,原因是_______。除传统方法外,近几年科学家在研究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常温常压下合成氨。一种通过原电池进行合成氨的装置如图,在该装置中,电极a为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5)合成氨反应可能的微观历程如图所示: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已知过程Ⅲ可以表示为,则过程Ⅱ可以表示为_______
2022-10-04更新 | 285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机动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烟气是目前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NO和CO均为汽车尾气的成分,这两种气体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 2CO2(g)+N2(g) ∆H= -a kJ·mol-1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
①Fe2O3(s)+3C(s)=2Fe(s)+3CO(g)H= + 489.0 kJ/mol
②C(s)+CO2(g)=2CO(g)H= + 172.5 kJ/mol
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将1.2 mol NO、1.0 mol 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0~20 min CO2的平均速率v(CO2)=____________,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下列能够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
a.该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b.上述反应的焓变∆H不变
c. v(NO)=2v(N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4)若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20 min时再向容器中充CO、CO2各0.2mol,化学平衡将_________(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重新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工业上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2SO3,再氧化为(NH4)2SO4。已知25℃时,0.05mol/L(NH4)2SO4溶液的pH=a,则c(NH):c(NH3·H2O)=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已知NH3·H2O的电离常数为Kb=1.7×10-5)。
2020-06-24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