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8253995
全国农村应当在“绿色生态美丽多彩低碳节能循环发展”的理念引导下,更快更好地发展“中国绿色村庄”,参与“亚太国际低碳农庄”建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单质及其部分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
①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图

H=+886kJ/mol,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
②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H=-1176kJ/mol,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
(2)高炉炼铁是CO气体的重要用途之一,其基本反应为:FeO(s)+CO(g)Fe(s)+CO2(g),H>0。已知在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63。
①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平衡常数K值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则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填“是”或“否”),其判断依据是___
(3)目前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有关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H=-50.0kJ/mol。现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反应过程中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到达平衡后,H2的转化率α(H2)=____
②下列措施能使增大的是(填字母)___
A.升高温度
B.再充入H2
C.再充入CO2
D.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E.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___(填字母)。
A.v(CH3OH)=3v(H2)
B.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再变化
C.CO2和H2的浓度比为1: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I.基于新材料及3D打印技术,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微胶囊吸收剂能将工厂排放的CO2以更加安全、廉价和高效的方式处理掉,球形微胶囊内部充入Na2CO3溶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1)这种微胶囊吸收CO2的原理是_____(写离子方程式),此过程是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过程。
(2)在吸收过程中关于胶囊内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吸收前溶液中c(Na+)>c()>c()>c(OH-)>c(H+)
B.吸收过程中,体系中的含碳微粒有、H2CO3、CO2
C.当n(CO2)∶n(Na2CO3)=1∶3时,溶液中c()<c()
D.溶液中始终有c(Na+)+c(H+)=2c()+c()+c(OH-)
(3)将解吸后的CO2催化加氢可制取乙烯。
已知:C2H4(g)+3O2(g)=2CO2(g)+2H2O(g) ΔH=-1323kJ/mol
2H2(g)+O2(g)=2H2O(g) ΔH=-484kJ/mol
写出CO2催化加氢制取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II.常温下,向20.00mL0.1000mol•L-1H2C2O4溶液中逐滴滴加0.1000mol•L-1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的H2C2O4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示例:δ()=)。

(4)曲线a代表的微粒是_____(填化学式)。
(5)当滴入NaOH溶液体积为20.00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6)pH=4.19时,3c()-c(Na+)=_____(用计算式表达)。
(7)请用具体数据说明NaHC2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
2023-02-02更新 | 143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加大力度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会议主题。工业生产产生的含的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
(1)在一定条件下,肼()与反应能生成
已知:①


则反应_______
(2)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温度高于250℃时,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_______(填“>”、“<”或“=”)增大的倍数。
(3)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催化净化技术,CO可将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反应为。向两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分别充入,分别在220℃和300℃下发生反应。测得两容器中CO或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曲线I代表的体系平衡后气体的总压强为,曲线II代表的体系平衡后气体的总压强为

①代表220℃条件下的变化曲线为___(填“I”或“II”);ad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
②下列有关曲线II条件下的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当体系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不随时间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体系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的转化率
③图中a、c、d三点对应的逆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a、c、d表示);在曲线II代表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1-05-27更新 | 40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CO、NH3、NO2、SO2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对这些气体加以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CH4在催化条件下可以将NO2还原为N2
已知:I.CH4(g)+ 2O2(g)=CO2(g) +2H2O(l) ΔH1=-890.3kJ·mol-1
II.N2(g)+ 2O2(g)=2NO2(g) ΔH2= +67.7 kJ·mol-1
则CH4(g) +2NO2(g)=CO2(g) +N2(g)+ 2H2O(l) ΔH=_______
(2)工业上利用NH3生产氢氰酸(HCN)的反应为CH4(g)+NH3(g) ⇌HCN(g)+3H2(g) ΔH>0。
①该反应在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②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H4(g)和2 mol NH3(g),发生上述反应,10 min末达到平衡状态,测得NH3的体积分数为30%。则0~10 min内,用HCN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CH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 mol/L)2
(3)在催化剂作用下,CO还原NO2进行汽车尾气处理:2NO2(g) + 4CO(g) ⇌4CO2(g)+ N2(g) ΔH<0。
①相同条件下,选用A、B、C三种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活化能最小的是_______[填“E(A)” “E(B)”或“E(C)”]。

②在催化剂B作用下,测得相同时间内,处理NO2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300℃,处理NO2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为(假设该温度范围内催化效率相同)_______

(4)煤燃烧产生的SO2可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Na2SO3,Na2S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021-05-31更新 | 2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