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能量的相互转化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4 题号:20714992
氮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已知:
i.
ii.
iii.
(1) ___________(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2)T℃时, 。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图中决速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某小组往一恒温恒压含有铁触媒的容器中充入1和3,模拟合成氨的反应,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

①图中温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图中x、y、z、w四点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点。
②y点时,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在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的式子表示)。
③若在恒容条件下发生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温度升高,将增大
B.当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C.当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D.断裂1键的同时断裂6键,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4)氨的催化氧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反应主要如下:
反应I.
反应II.
测得相同时间内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反应II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随着温度升高,的产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锂电池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循环电沉积”法处理某种锂电池,可使其中的Li电极表面生成只允许通过的和C保护层,工作原理如图1,具体操作如下。

i.将表面洁净的Li电极和电极浸在溶有的有机电解质溶液中。
ii.0-5min,a端连接电源正极,b端连接电源负极,电解,电极上生成和C。
iii.5-10min,a端连接电源负极,b端连接电源正极,电解,电极上消耗和C,Li电极上生成和C,步骤ⅱ和步骤iii为1个电沉积循环。
iv.重复步骤ⅱ和步骤ⅲ的操作,继续完成9个电沉积循环。
(1)步骤ii内电路中的______________迁移(填“Li电极”或“电极”)。
(2)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步骤ⅱ电解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ⅲ中,Li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和C只有在的催化作用下才能发生步骤ⅲ的电极反应,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历程中存在碳氧键的断裂和形成
b.反应历程中涉及电子转移的变化均释放能量
c.催化剂通过降低电极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2023-04-15更新 | 91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制备少量硝酸。

(1)实验结束时,两种反应气体中需要再持续通入_______(填化学式)一段时间。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时先用酒精喷灯预热催化剂,然后通入反应气体,当催化剂红热后撤离酒精喷灯,催化剂始终保持红热,温度可达到700℃以上。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
A.B.C.D.
(4)已知:①2H2(g)+O2(g)=2H2O(1) △H=-571.5kJ/mol
②N2(g)+2O2(g)=2NO2(g) △H=+68.0kJ/mol
③N2(g)+3H2(g)=2NH3(g) △H=-92.5kJ/mol
则:8NH3(g)+6NO2(g)=7N2(g)+12H2O(l) △H=_______kJ/mol
(5)控制氨气和氧气的比例是制备硝酸的关键。
①当比例不合适时,A中不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还伴有白烟。白烟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理论上使氨气完全转化为硝酸,则NH3与O2(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应满足V(NH3):V(O2)_____
2023-01-29更新 | 60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用H2O2、KI 和洗洁精可完成“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某同学依据文献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探究。
(1)资料1:KI 在该反应中的作用:H2O2 + I = H2O+ IO ;H2O2 + IO = H2O+ O2↑+ I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资料 2:H2O2 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①有 KI 加入,②无 KI 加入。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KI 后改变了反应的路径
b.加入KI 后改变了总反应的能量变化
c.H2O2 + I = H2O + IO 是放热反应
(3)实验中发现,H2O2与 KI 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气泡明显减少。
资料 3:I2 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① 加CCl4 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________,说明有 I2 生成。
② 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ⅰ.H2O2 浓度降低;ⅱ.________。以下对照实验说明ⅰ不是主要原因:向H2O2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待溶液变黄后,分成两等份于A、B 两试管中。A 试管加入 CCl4,B 试管不加CCl4,分别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资料 4:       K= 640。
为了探究体系中含碘微粒的存在形式,进行实验:向 20 mL 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10 mL 0.10 mol·L−1 KI 溶液,达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
微粒
浓度(mol·L−1)2.5×10−3a4.0×10−3
① a =___________
② 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09-04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