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7 题号:6543244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
(1)稀硝酸与二价活泼金属M反应制备硝酸盐,当反应物之比n(HNO3)∶n(M)=5∶2时,还原产物为___(填化学式)。
(2)连二次硝酸(HO-N=N-OH)是一种二元弱酸,向0.1 mol·L-1连二次硝酸钠(Na2N2O2)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2N2O5(g)4NO2(g)+O2(g) ΔH1
2NO(g)+O2(g)=2NO2(g) ΔH2
3NO2(g)N2O5(g)+NO(g) ΔH3
①ΔH3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H1、ΔH2表示)。
②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NO2(g)N2O5(g)+NO(g),下列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总压强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v(NO2)∶v(N2O5)=3∶1                       D.保持不变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发生反应2NO(g)N2(g)+O2(g) ΔH,达到平衡之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①ΔH________0。(填“>”“<”或“=”)
②上述反应达到平衡之后,仅缩小容器体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
A.NO的浓度不再变化
B.NO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C.正、逆反应速率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5)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N2O5(g),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测得c(N2O5)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T2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若平衡时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少量的N2O5气体,达到新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会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燃料气主要成分为CO和,利用燃料气合成甲烷反应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的燃烧热分别为,则反应_______
(2)在恒容容器中充入、2molCO,分别在催化剂M、N作用下发生反应,氢气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和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_______(填“>”“<”或“=”),催化剂催化效果:M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N。
②在温度℃下,若在恒压容器中充入4mol、4molCO,则刚达到平衡时体积分数符合上图中的_______(填“a”“b”“c”或“d”)点。
(3)在温度T℃下,向恒容反应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发生反应,开始时总压为72kPa,研究表明的生成速率,某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测得该温度下,,则该时刻_______kPa,_______;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列出表达式,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2-07-06更新 | 130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2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使之发生反应:2 H2(g)+CO(g) CH3OH(g);=-a kJ·mol-1(a>0)。初始投料与各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初始投料2 mol H2、1 mol CO1 mol CH3OH4 mol H2、2 mol CO
平衡时n(CH3OH)0.5moln2n3
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Q1kJ吸收Q2kJ放出Q3kJ
体系的压强P1P2P3
反应物的转化率123

(1)该温度下此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和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和。
(2)在该温度下,假设甲容器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 min,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 H2)为_______
(3)下列选项能说明甲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H2、CO、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恒定
C.容器内H2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恒定                  D.2V正(H2)=V逆(CO)
(4)丙容器中,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l/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填字母序号)。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减小
E.平衡常数K增大
(5)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分别达平衡时各组数据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Q1+Q2=a                      B.α3<α1
C.P3<2P1=2P2                     D.n2<n3<1.0mol
(6)已知:   ①3CO(g) +3H2(g) CH3OCH3(g) +CO2(g) △H=—247kJ·mol-l
②2CH3OH(g) CH3OCH3(g)+H2O(g) △H= -24 kJ·mol-l
③CO(g)+H2O(g) CO2(g)+H2(g) △H= -41 kJ·mol-l
2 H2(g)+CO(g) CH3OH(g);△H=-a kJ·mol-1 ,则 a=______
2017-06-24更新 | 412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orgeA.Olah提出了“甲醇经济”的概念,他建议使用甲醇来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工业上用天然气为原料,分为两个阶段制备甲醇:
(i)制备合成气:CH4(g)+H2O(g)CO(g)+3H2(g) △H=+206.0 kJ·mol-1
(ii)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H=-90.67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合成气反应中,平衡混合物中CO的体积分数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T1___________T2(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
(2)工业生产中为解决合成气中H2过量而CO不足的问题,原料气中需添加CO2,发生反应 CO2(g)+H2(g)CO(g)+H2O(g) △H=+41.17 kJ·mol-1。为了使合成气配比最佳,理论上原料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3)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5 mol CO和1 mol H2,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H。实验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图2中X代表___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图3中正确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pK(pK=-lgK)与X的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C”或“AB”)。
②若图2中M点对应的容器体积为5 L,则N点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L2·mol-2
(4)为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用CO2代替CO作为制备甲醇的碳源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
①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原料气中加入一氧化碳可以降低CO2与H2反应的活化能。在200~360℃、9 MPa时,合成气初始组成H2、CO、CO2物质的量之比为7:2:1的条件下研究甲醇的合成反应(如图4所示)。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先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后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2-27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