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506 道试题
1 . 阅读如表中的唐朝诗歌,该表中的诗句能够反映出唐朝的(     
白居易《时世妆》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A.社会开放B.民族交融C.文化繁荣D.经济发展
2 . 日前,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统治”主题研学活动。

【强化皇权】

材料一   《宋史·职官志》对知州的职责以及设立知州的目的记载道:“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列举宋太祖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采取的措施。

【重文轻武】

材料二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不能再让军人操纵政权”和“优待士大夫”成为“宋王室历世相传更不放弃”的两条家训。

蒋复建说:“宋代强干弱枝,转变而为重内轻外,再转变而为重文轻式,积习相传,牢不可破,”

刘子健认为:“宋代重文轻武,直至南宋亡国都没有觉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民族交融】

材料三   从元代开始,行政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制造成了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办法自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摘编自邹博主编《中国通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管理地方的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上述措施及制度的共同作用。
3 . 唐宋之际,是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一条动脉的畅通与停滞,足以决定唐宋国运的兴衰隆替,其关系密切简直有如真正的动脉之于身体那样。

——摘编自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动脉”的中心在哪里,并归纳它的开凿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余),则自不为盗。”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的理政措施。

材料三   宋朝赋税南北方比例对比表

时期南方赋税/贯北方赋税/贯南北比例
北宋35811000450950004456
南宋60000000143190008119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最终在哪一朝代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制度篇】

材料一   宋代科举制度基本因袭唐制,但在贡举上仅以进士科为常科。由于不论何等阶层的知识分子,只要进士及第便被委派为官,而且“不数年,辄赫然显责矣”,科举便成为当时猎取功名的主要途径。宋代凡中状元、榜眼、探花者,顿时成为当时朝野仰羡的人物,更加引起人们对科举的重视。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隋唐时期与科举制相关的皇帝及其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和谐盛世篇】

材料二   没有一个朝代,比得上唐朝所发出来的声音,那样华彩美妙,那样大度充实,那样丰富融和,那样令人感到心胸开阔,以致后来的中国人,不得不恭恭敬敬地尊之为“盛唐”。

——摘编自李国文《李国文说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前期的两个盛世局面。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体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上“西学”与“东传”的史实。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白钢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指出:“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一定时期内还要觐见皇帝,尽述职之责。”这说明元朝(     
A.行政机构已经十分复杂B.继续发挥郡县制的作用
C.地方行政权力空前加强D.对全国实施了有效管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他所开创的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他不仅统一了中国,还尝试将蒙古旧有制度与传统汉制融合统一。材料中的“他”是(     
A.铁木真B.阿骨打C.忽必烈D.努尔哈赤
7 . 元代王祯的《农书·农器图谱》共记载农具103种…大部分是宋元时期使用、新创或经改良过的。其特点是高效、省力、专用、完善、配套,且已臻于成熟阶段。材料反映出宋元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社会相对安定B.生产工具先进C.自然条件优越D.政府重视生产
8 . 北宋和辽之间的战争持续40余年,而和平维持了100多年;北宋和西夏之间大规模战争不过10年,此后双方边界贸易兴旺;南宋与金双方对峙期间也曾发生过几次战争,但谁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一举消灭对方。这表明两宋时期(     
A.汉族政权间混战不断B.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
C.和平依然是时代主流D.王朝并立且政权对峙
9 .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岳飞的代表词作之一、词中写道:“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的“心事”最有可能是(     
A.南朝与北朝的并立B.安史之乱的局面C.辽与北宋的并立D.金与南宋的对峙
10 . 辽致宋朝的国书称:“世修欢契,时遣使轺。”辽圣宗之弟耶律隆庆曾表示:“今与中朝结好,事同一家。”这可以用来印证这一时期(     
A.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B.民族政权的制度建设
C.民族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D.民族生活方式的演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