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500 道试题
1 . 从下面的材料中可归纳出中国古代两个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太宗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動、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玄宗对有才干的宰相任用不疑,开无初以姚崇为相,整顿吏治,对实现政局安定起了很大作用。姚崇之后,所用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皆为名相,在政治上均有所建树
A.虚心纳谏B.选贤任能C.勤俭治国D.重视科举
2 .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却短暂的朝代。自隋文帝杨坚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一统华夏,到隋炀帝杨广奢靡无度,引发国难,这个王朝的起落,历经了统一的辉煌与灭亡的惨淡。这反映出(     
A.统治政策是王朝兴衰的主要原因B.隋炀帝继承了隋文帝的治国理念
C.隋朝和秦朝都是历经二世而亡D.武力开疆拓域,方能成就帝王伟业
3 . 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显现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群和国际自由贸易港雏形,未来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型门户枢纽和世界级经济平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说明港澳回归(     
A.有利于港澳与内地的共同发展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D.开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
昨日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寮步镇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前后相继中铺展,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民族发展的宏大篇章。张老师以“追寻发展历程”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依据所学知识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史料——谋求平等发展】

材料一   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服饰上,“一切前清王朝服饰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随着近代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民国初年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的新派人物。

——摘编自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社会风貌的变化。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古老文明的代表,在这场风起云涌的运动中,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有力声音,涌现出了两位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孙中山和甘地。

——王波《孙中山与甘地民族主义思想比较》

(2)依据材料二,简述甘地为争取平等所作出的贡献,并归纳两位历史人物承担的共同时代使命。

任务二【赏析油画——见证革命道路】

(3)面对困局要敢于开创革命新路。结合史实分别说明面对图一、图二中的困境,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走出新路的。

任务三【阐述史实——见证伟大复兴】

(4)回顾历史才能领略民族伟大复兴。请从下图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角度,自拟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5 . 如表是1978—2021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是因为我国实行了(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90年7662.1686.3
2000年24915.82282.1
2021年147013.418930.9
A.新中国成立B.“一五”计划C.人民公社化D.改革开放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1978年新华社记者到安徽采访看到的情况令人心酸: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据统计,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2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1角1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苦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据此可了解(     
A.“大跃进”运动的后果B.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C.农村进行改革的原因D.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东北军服厂,并下令上海尽快组织研制工业缝纫机,以解志愿军棉衣供应的燃眉之急。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了行业内首家公私合营的上海惠工缝纫机厂的肩上。为了完成工业缝纫机的研制、生产任务,惠工缝纫机厂的职工夜以继日辛勤工作,提前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工业缝纫机。

——摘编自《缝纫机发展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自制衣物大都为工业生产所替代,家用缝纫机悄然地从城市走向农村,而工业缝纫机则活跃在生产服装、鞋帽、箱包等工厂企业。一些卓有远识的企业家从70年代末纷纷走出了国门,相继引进了先进国家的缝纫机制造技术和设备。经过消化吸收,从1982年工业缝纫机产量仅占缝纫机产量的3%上升到1994年的26%,而且品种不断增多。

——摘编自王承康《中国缝纫机工业的发展道路》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当时我国工业缝纫机发展的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缝纫机产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缝纫机行业发展的因素。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指的是什么?
(2)概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复兴付出的努力。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是如何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的?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出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稳脚跟,这在当时是比向尚未解放的地区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是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强大的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的一场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较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毛健《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4)请为以上三段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整理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小明同2001年学整理归纳的知识要点笔记。据此可判断出,他学习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