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50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图片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建筑,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A.铸币水平相当B.科技成就突出C.文明交流频繁D.审美观念一致
2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下列农业生产工具中,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是(     
A.B.
C.D.
3 .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国际地位提高B.西藏和平解放C.祖国实现统一D.新生政权建立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经典年画不仅见证了岁月更替,而且反映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下面经典年画应该张贴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如图是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由农学家袁隆平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这一成就的取得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6 . 改革开放的实施使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与发展。某班展开主题活动探究,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搜集报刊图片——评析文章内容

新闻评析:1978年思想理论界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图一
图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仿照图一评析示例,对图二内容进行评析。

【活动二】中共会议年鉴——书写发展奇迹

会议内容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九大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中共二十大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据材料和所学,概括以上会议的共同作用。
(3)概括以上活动所反映的历史学习主题。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唐代诗人杨炯在诗中写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而宋代启蒙教育《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代也有谚语;“做人莫做军。”

材料三   宋朝主干力量来自于当时发达的文官制度。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由于这种文官制度的成功,后世再没有发生陈桥兵变那样的事件。

——费正清《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问题,宋太祖采取了赵普所开出的“药方”,即“三大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序号内容补充完整。
三大纲领具体措施共同作用
稍夺其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设置牵制知州____
制其钱谷各州除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财赋由收归中央
收其精兵解除节度使兵权,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定期换防
(2)根据材料二、说出宋人观念的转变与宋代推行哪种国策相关?并根据材料三说明,这种政策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8 .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B.枢密院C.北庭都元帅府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9 . 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并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是(     
A.耶律阿保机B.李世民C.铁木真D.忽必烈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10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两者共同反映了(     
A.政治中心的东移B.水稻产量增加C.社会生活的丰富D.经济重心的南移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