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7789 道试题
1 . 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以下人物的共同贡献是(     

A.维护了两河流域的统一B.推动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造就了罗马帝国的辉煌D.为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作出了贡献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明朝中后期,某学者吸收西方科学知识,总结传统科技经验,编写了一部关于农器、蚕桑、水利、种植等方面的科技名著,该书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
昨日更新 | 4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阅读以下材料,感悟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描绘我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历史画卷,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民族之间亲善交往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

材料三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这是清朝乾隆帝称赞承德避暑山庄围墙外寺庙的诗句。承德避暑山庄的北面和东面,依次排列着十二座庙宇,像众星捧月一样,拱卫着避暑山庄,这就是有名的“外八庙”。每一座庙宇,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记述着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庙内现存的碑刻和文物,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清朝初年即康乾盛世时各族人民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情况,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所示的是哪一幅名画?作者是谁?这幅名画描绘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我国的哪一个朝代?这一事件在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记述的史实反映的是元代的什么现象?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的?
(3)三则材料所对应的朝代对西藏地方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4)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普洱市七年级历史学科期末专家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六)
4 . 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正确的道路引领崭新的时代。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我们祝贺工人阶级在3月18日的公社革命中登上了政治舞台,祝贺社会改造时代的开始……巴黎的兄弟姐妹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们的事业是永远不会失败的,因为这是全世界工人解放的事业……你们是国际社会革命的先锋。

——《国际报》1871年4月14日

材料三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你们是国际社会革命的先锋”体现了该事件怎样的性质?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请依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至少选择两个历史人物进行论述,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普洱市七年级历史学科期末专家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六)
6 .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唐、五代十国、元、宋、明、清B.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C.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D.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普洱市七年级历史学科期末专家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六)
7 . 宋朝以有限的代价获得了持久的和平,契丹获得了稳定的额外收入来源,并减轻了他们南边的边界防卫。材料评价的是(     
A.澶渊之盟B.宋夏和约C.北宋灭亡D.宋金和议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普洱市七年级历史学科期末专家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六)
8 .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今年党的二十大也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秦始皇说:“长期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老百姓饱受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凭借祖先的恩赐,如今完成统一。如果天下刚刚安定,又建立诸侯国,就是在制造战乱;再想让国家安定,就太难了。”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战乱不断,是因为实行了什么制度?接受这一教训,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接受“主父偃之计”采取了什么措施?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均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9 . 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天花乱坠”等。这说明(  )
A.佛教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B.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C.佛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D.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10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