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争霸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有人说制度与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载体,更重要的也是历史呈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材料二: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材料三:如图


——摘选自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四:该制度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材料五: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又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割据状态的出现。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说明当时具备什么品质的人才能被推选为部落首领?
(2)材料二中“夏传子,家天下”是什么事件?此后材料一的制度被哪种制度取代?上述材料中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说一说此制度的纽带与作用。
(5)材料五中割据状态出现指的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什么现象?请依据材料五的分析,指出两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024-01-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
C.生产力发展D.商鞅等人变法
2024-01-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凤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黄帝画像                                                                      炎帝陵

材料三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的人说,“春秋无义战”。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材料四   秦始皇大规模的征调民力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征派40万人修筑长城……死刑家族连坐……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1)根据材料一的房屋,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原始居民所居住房屋名称分别是什么?图一居住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传说中的黄帝有哪些贡献,炎帝又有哪些贡献。请各列举一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春秋时期战争性质的理解。试从列宁对战争的评价角度,说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对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
(4)材料四“秦是文化的摧残者”指的是秦始皇实行的什么措施?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秦朝短促、二世而亡的原因。从秦朝灭亡的历史得到什么启示?
2024-01-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各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列出了哪些措施?
2024-01-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史书记载,诸侯国由西周初年的800多个,到春秋初年仅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最终秦灭六国。这个现象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由分裂走向统一B.人口逐渐减少C.战争频繁D.诸侯国走向灭亡
2023-12-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县百合镇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材料二   这里所谓的百家不能完全都看成是相互独立的学术流派……社会变革中这些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针对现实,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材料一中“诸侯国”的形成与哪一王朝的建立有关?据材料分析“争霸”的影响。
(2)材料二中描述了战国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列举一位该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据材料二指出该历史现象“不能完全都看成是相互独立的学术流派”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呈现了什么特点?
2023-12-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成安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逐步放弃车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在客观上(     
A.加速了民族交融B.导致了生灵涂炭
C.促进了商业发展D.巩固了霸主地位
2023-12-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从春秋初期到战国末期,大小诸侯国从一百四十余,到最后只剩下战国七雄等大国。这说明当时出现(     
A.制度瓦解B.民族交融C.统一趋势D.王室衰微
2023-12-2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春秋时所谓“诸夏”与“夷蛮戎狄”常不以种族分而以文化分,所谓“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故至春秋中、末叶,中原地区之“诸夏”“夷狄”已几不可分而成为一族矣。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     
A.诸侯争霸B.思想解放C.民族交融D.社会变革
2023-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B.西周灭亡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
2023-12-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