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观察下面三幅图,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明显是(     
A.民族融合形成华夏族B.战乱不断与匈奴入侵
C.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D.诸侯国之间战乱频繁
2023-11-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如三幅地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A.争霸战争延绵不断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社会经济快速发展D.变法改革日渐深入
2023-01-14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看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国历史上的各次民族交融其实就是各少数民族逐步汉化,成为新的意义上的汉人的过程,而其本身的文化又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原先的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交融的高潮时期,对后来隋唐建立具有推动作用。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使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这种交融才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的根源。

——摘编自《多元一体:当代中国的历史解说》


(1)材料一中,秦王朝在“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指的是什么?汉武帝时代的“精神空间”整合与凝聚又指的是什么?(史论结合进行说明)
(2)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一历史现象与材料二相符?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
(3)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确定一个适当的历史主题。
2023-01-0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转型期。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先进代表人物,商鞅虽然不能从理论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但在直观上他是懂得这种趋势的。所以,他坚决主张“反古”“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在改革上采取了一往无前的姿态。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高速起飞,迅速地推进了政治上的封建化进程。

——摘编自彭安玉《商鞅变法得失新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强兵举措。

材料三   秦国历史简表(前659年—前221年)

在位国君主要功绩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等贤人进行改革,打败12个西戎部落
秦孝公任用商鞅,对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秦国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秦惠文王任用张仪为相,在六国间实行连横策略,击溃它们之间的合纵联盟
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灭六国,一统天下

——摘编自马东峰、张景忠《用年表读懂中国史》


(3)小历同学根据材料认为,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是因为实行了有效的改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2022-12-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周学情练习历史试题
6 .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四:《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材料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出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体现了哪个学派的思想?并根据材料归纳出商鞅推行改革坚持了哪些原则?
(4)材料四表明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5)分析材料五中从图3到图4,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并分析商鞅变法与此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6)目前,我国也正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梁启超曾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统一趋势B.秦朝统一天下只是历史的巧合
C.天下统一是秦朝的历史功绩D.当时其他国家也具备统一条件
8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中华儿女的义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只有10多个诸侯国了。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措施。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句话指出了秦朝的什么?
(3)材料一所述事件与材料二秦国灭六国是什么关系?
(4)材料二中,西周之后我国先后进入了哪几个历史时期?从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可看出中国古代出现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2022-07-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怀化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观察如图三幅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最明显的趋势是(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C.文化繁荣,百家争鸣D.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2022-02-15更新 | 18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10 . 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当时(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C.统一趋势不断增强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