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2 道试题
1 .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活劳作的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史。同学们开展了“何以中国”的主题探讨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要求。

【探源“中国”】

材料一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在此期间得到发展。

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视野“中国”】

材料二   下图依次为图1、图2、图3

-整理自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下)

【转型“中国”】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图4-整理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带来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到秦朝才有了“中国”这个具体概念?
(2)请你从材料二图1、图2、图3中挑选其中一幅图片,写出其反映的朝代名称,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作用,请你任选时间轴中某一重大历史时期,举例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你对“何以中国”的认识。
2024-05-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卷
2 . 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国家管理。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上之无上成绩。

--钱穆《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

材料三 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绸之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的考虑,同时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立了汉朝直接管辖西域的专门官职和机构。

---《河西走廊》

(1)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的言论针对历史上的哪一制度?他认为这一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有何影响?
(3)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2024-05-21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四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历代帝王都很重视对边疆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自秦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以来,地方主要官员多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为防止地方权力坐大,汉武帝采取有效措施使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宋代通过“制钱谷”,控制了地方财权。

——摘编自丁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两大基本关系的剖析》

材料三   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是清朝地区最高官职。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额尔齐斯河上游,天山南北两路,直至帕米尔等地的军政事务。随后在伊犁河谷营建了惠远等九城。1871年,沙俄大举进犯伊犁,占领并彻底破坏了惠远等九城。1881年清政府收复伊犁。下面是伊犁将军府旧址景区照片及景点说明牌部分文字:

伊犁将军府旧址在新疆霍城县惠远城内,始建于1882年,坐北朝南。整个建筑为四合院式,院内有回廊,府门楼在西面,为二层土木建筑。后部有凉亭,房檐朴素淡雅,无画梁雕刻。据史籍记载,将军府除将军公台外,还有印房(机要文件)、册房(图书)、粮饷处、营务处、驼马处、功过处,共有6个机构。


(1)材料一中的“封建”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秦朝能“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主要是因为与过去相比,地方官员产生方式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任举一例说明汉、宋两朝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地方权力坐大”。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你为“伊犁将军府”景点说明牌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合理分析。
2024-05-21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习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大国形象。”

【文化璀璨的中国形象】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

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树立了西汉以来两千多年中国的国家意识,锻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品格和基本精神。

(1)材料中的“轩辕”与炎帝一起被尊称为什么?“大一统”的思想措施是什么?

【开拓创新的中国形象】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机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

——《全球通史》

A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唯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无疑具有优越性。

——刘海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第一次革命”结束领主封建制后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写出A处的名称。

【交流互鉴的中国形象】

第一组第二组

中国某古道纪念币,该古道开通后,中国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入中国。

《唐代墓葬出土的波斯、阿拉伯、东罗马金银币》

(3)结合第一组图片和材料,说一说“古道”指什么?第二组图片直接反映了唐代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唐朝对外交往中“走出去”的事例。

【巩固统一的中国形象】

(4)历朝疆域不断变化,西汉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统治有何创新?我国西南的西藏什么时候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5)国家形象直接关系到世界影响力,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能为维护中国形象做哪些努力?
2024-05-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5 . 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在不断地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命,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确立是英国政治制度史的重大变迁:尽管保留了国王,但国家政治生活由代表多数人的精英去完成,从而确保了多数人的利益。此外,保留了国王的象征性作用,有助于维护英吉利民族的历史连续性。

——摘编自金飞《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再认识》

材料三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摘编自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点。据此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影响政治制度演变的因素。
2024-05-20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历史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探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辉煌的中国】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一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史实(部分)
西汉A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B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
宋朝设立市舶机构;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使臣、商人到访中亚;马可·波罗来华

材料三   “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这些发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车轮、辘轴和滑轮,埃及的握杆和曲柄等)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曲折的中国】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复兴的中国】

材料五   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2)请写出上表中A、B所代表的历史人物。
(3)根据材料三,在印刷术、火药和磁铁三大发明中任选两项,概括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列举两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尝试”。“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请写出“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所指的历史事件?
(5)材料五中“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富起来”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感悟。
2024-05-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周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冷北,曰辽阳,曰河南……分藩镇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明)宋濂《元史》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在地方分别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说出该政治制度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官制的变化。
8 . 国家是一个民族的载体,是每一个国民的图腾,人人都要了解国家,心系国家。李老师以“国家”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释读历史文献——认识国家制度】

(1)制度夯实着国家的基础。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这些制度对后世有何历史影响?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本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美国1787年宪法

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国家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而不是按照血缘关系;国家设有公共权力机关;国家靠赋税维系发展。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任务二【解读历史人物——追随国家目标】

(2)目标引领着国家的发展。下面历史人物是如何实现了目标并推动国家发展的?

任务三【阐述历史事件—心系国家安全】

(3)在古今中外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无数仁人志士披荆斩棘,忠心守护着国家的安全。请从下面史事中任选三个,以“国家安全·守护有我”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戚继光抗倭 拿破仑抗击反法同盟 邓世昌血战黄海 邓稼先研制原子弹 新经济政策
2024-05-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几千年来,繁衍和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华民族,建立起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并创造出灿烂悠久的交通历史 。

史料

朝代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秦朝
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元朝

材料二

     

     

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勇敢出来应募,他西出长安,穿过河西走廊,途中被 匈奴抓住,他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始终不忘使命,历尽艰险到达      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先后途经占城、 爪哇、印度、红海,最远抵达       东海岸地区

材料三   当今中国的水陆空大道整合起复杂阻隔的地理单元,疏通无数远离人间繁华的 聚落,使之共享协调相通的进步。自国家诞生之时起、交通就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设施,是国家版图绘制的最有力线条,交通网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版图同构匹配。

(1)根据材料一,将史料所述的历史现象与对应的朝代进行连线。
(2)根据材料二识读历史地图,将两处      依次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明两朝能够开辟对外交通线所具备的条件。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古代水陆交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024-05-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利益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787年宪法被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嬴政创立的突出皇帝独尊地位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英国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是通过哪一法律文献建立的?确立了什么政体?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 年宪法为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如何评价美国另一文献《独立宣言》?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实现民主法治,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进行了什么探索?
(5)你能从中外民主法治建设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4-05-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