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2 道试题

1 .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1)识图后请把三个人物分为两类,并说明划分依据【政治篇】

(2)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图五中的人物对这一体制的中央机构是如何改革的?

【改革篇】

材料一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

(3)根据材料一说说,出现这些变化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4)材料二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改革的哪一改革措施?

2 .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材料四中的“军机处”由哪位皇帝设置?请简要评价此举措的影响。
(5)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2016-11-27更新 | 6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景德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3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瞻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018-02-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灌南私立新知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识读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回答问题:

(1)依次写出以上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原因是什么?

(3)由图一、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4)根据图四,补充完整这一时期我国疆域的“四至”范围。

西跨            ,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               

(5)古今地名的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

出处古名称现用名出处古名称现用名
图一河水黄河图三琉球
江水长江宣政院辖地
图二长安
图三、图四大都、京师

5 .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探究下列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积淀。各族人民用于不同文字记载辉煌的历史,留给后人优秀的遗产一代代传承,创造更辉煌的文明。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古代埃及人刻写在庙墙或宗教纪念物上的是什么文字?
【改革篇】

材料二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国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
(3)俄国、日本在近代历史上通过什么事件使国家发生了根本变化?
【思想篇】

材料三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4)西汉王朝是怎样对待儒家学说的?与之对待儒学态度完全不同的是哪一朝代?
【制度篇】

材料四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各国上层通过确立不同的政治制度稳固自己的统治,力求能够基业长久。

——《我眼中的王朝》解说词


(5)下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2017-07-0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
6 . 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根据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建立起来的?汉承秦制而又有所变化,秦汉是如何对地方进行管理的?
(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古代的皇帝无所不用其极,秦始皇焚书坑儒,朱元璋八股取士,清朝前期大搞文字狱,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
(3)为了加强对边疆地方的管理,中央政府往往会采取设置地方机构。元朝时为了管理西藏和台湾分别设置了哪些机构?
(4)当明朝和清朝为挽救已经没落的封建制度不断采取措施强化君主集权制度时,欧洲兴起了反封建的新思想。明朝时西方发生了什么思想解放运动?当大清帝国进入“康乾盛世”之际英国却出现了怎样全新的政治体制?
7 .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完成,出现了从未有的新的政治局面.在此前,周室中央对于诸侯国的内政是无法过问的,到此集权的中央政府建立……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势力敢与中央对抗……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使汉朝政治文化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气候,这体现为各种政治制度的建设全面成熟,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与时俱进,思想文化创造的生机勃勃,高度繁荣.作为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特定历史阶段,汉朝文化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为整个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发展,演变创立了规模,奠定了基础,规范了方向.

                                        -----纪宝成《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从未有的新的政治局面出现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统一的秦统治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朝的政治文化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综上,你认为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017-10-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兼善教育集团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为管理西藏和台湾所设立的机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2017-09-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

——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统治措施?
(2)材料一中的措施哪一项对我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 
(3) 请指出材料二中措施的原因与影响?
(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10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材料一: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三:

材料四: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作诗咏《黑牡丹》,其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后来被告发。清廷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犯大逆罪。当时,沈德潜已死,清廷下令剖棺锉尸。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他在中国开创了什么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年?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概括材料中,哪一措施最能体现“帝方自操权柄”?
问题三:材料三图A“举子看榜图”中的举子考试相对隋唐有何重大变化?(从内容与形式作答)为什么有这个变化?
问题四:材料三图B、图C分别反映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主题?
问题五:材料四反映清朝的文化政策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2017-04-1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