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宅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知通史》

材料三: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元朝统一全国,建立了行省制度,并设置机构管辖西藏和台湾。

——《中国通史》

材料四:明太祖发现丞相和行省权力过大,决心予以改革。

——岳麓版《中国历史(年级下册)

材料五: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在此之前实行有“侯卫”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政策?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元朝时期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4)针对材料四中的问题,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该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5)请用清朝时期的一例史料五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6)上述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
2019-06-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2 .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出现了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出现过3次公认度最高的“盛世”,即西汉初盛世,唐初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清朝盛世。对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不能过分夸大其历史影响。其实,有些没有出现过所谓封建盛世的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

——摘编自《再论中国古代的盛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①补充完成下列“中国古代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顺序”示意图。

②材料中提到的“唐初盛世”包括         、唐高宗及武则天统治时期和       盛世等。
③举例说明秦朝、隋朝和元朝在制度上“带有开创性”。

材料二     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教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成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2)材料二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刘秀统治后期,出现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材料三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3)材料三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020-06-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轮验收模拟历史试题
3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秦扫六合创立制度】

材料一

秦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易守难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A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简析秦统一中国所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图A进行简要解读。

【吸取教训与民休息】

材料二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摘自班固《汉书·食货志》



                                                                    图B秦朝与汉初统治政策对比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年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图B中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统治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西汉武帝既往开来】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摘自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图C汉代讲经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图C体现出汉武帝创办太学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励精图治光武中兴】

材料四   



        D
(4)材料四图D人物所说的“今王谋反”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使大汉出现“中兴”局面的民族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4 . 人物中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社会,君主或帝王的统治往往是决定着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请你结合所探究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今日忆秦皇,虎视做东方。一朝灭六国,功业盖穹苍。

——李白《怀古》

材杆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植的书,其他的书藉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以加焉。“罢…”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首诗歌颂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历史功业,为了巩固统治,他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防卫北部边疆?
(2)材料三中提到的“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时,为了巩固统治,除了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措施外,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又分别采取了哪一重要的举措呢?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2019-04-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体制创新推动国家治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秦朝最早确立皇帝制度。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②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职能,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津贴制度。

——摘编自统编版教材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摘自岳麓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①②制度所产生的作用,①②制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统而不治”的含义,简析与之相关制度的确立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2-06-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7 材料解析题-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课
6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社会变革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图A   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漫画)

春秋晚期以前的战争,除了作为战争固定属性的铁血厮杀这种残酷的一面以外,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以迫使敌方屈服为基本宗旨的温和一面。即便是在刀枪相见式的残酷较量中,也并不缺乏崇礼尚仁的特色。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图B   老子像

一方面是各家之间的论辩和冲突使得各自的论题和特点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与其他学派之间的界限也就划得越来越清楚;另一方面,却是各家不断地把其他学派的某些因素吸收消化,因此思想综合的程度越高。……这两种趋势并存于战国时期的思想发展中,而且越到战国的后期,它们表现得就越加明显。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C   秦灭六国形势图

材料四


图D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指黄金、白银、赤铜三种),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铲形的铜钱),或刀(刀形的铜钱),或龟贝。及至秦……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1)图A体现出春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根源。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晚期以前的战争特点。
(2)图B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后期思想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对当时和后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秦得以统一全国的社会基础和主观条件。图C反映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4)从图D中央政权机构的“统领”中任选一个,指出其掌管的事务。根据材料四,指出秦始皇实行的经济政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时期的认识。
2023-12-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三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带领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这一建议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哪种制度和哪一机构?
(4)材料四中,清朝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为什么?
2023-05-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

材料二:


——摘自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材料四:秦始皇行刑的严酷性花样之多,古今无两。死刑有十二种之多……还有“夷三族”。秦始皇时服刑的人特别多,有时一家人全部是刑犯,万里长城就是这些刑犯筑起来的,可见刑犯之多。

——刘济生《独尊法术的速亡:秦王朝政治文化选择的历史教训》


(1)根据材料一指出“皇帝”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开创了哪一地方行政制度。
(3)材料三中“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根据材料四,分析原因。你从秦的灭亡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2-04-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剑川县马登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体制创新推动国家治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秦朝最早确立皇帝制度。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②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职能,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津贴制度。

——摘编自统编版教材


(1)据材料,指出①②制度所产生的作用,①②制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

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摘自岳麓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2)据材料,指出“统而不治”的含义,简析与之相关制度的确立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三   主要内容是: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保证存款安全,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公平竞争,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


(3)材料反映的事件在其国家治理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A、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

B、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专制已经及的基本特征。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摘自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4)据材料,简述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它们的相似点是什么?
2022-04-2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与民族关系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举制兴衰示意图


材料三: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四: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 “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年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设置,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管辖新疆地区

(1)图1、图2反映了中国古代王朝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按其设置时间先后排序;依据材料一及所学,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写出①所示朝代名称。结合自身理解,谈谈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4)将材料四补充完整。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22-06-13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