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3 道试题
1 . 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在不断地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命,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确立是英国政治制度史的重大变迁:尽管保留了国王,但国家政治生活由代表多数人的精英去完成,从而确保了多数人的利益。此外,保留了国王的象征性作用,有助于维护英吉利民族的历史连续性。

——摘编自金飞《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再认识》

材料三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摘编自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点。据此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影响政治制度演变的因素。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使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

——摘编自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思想文化的一统”“政治的一统”分别采取的措施。归纳汉帝采取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分别写出上面两位帝王的姓名你认为这两位帝王有哪些治国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追求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见下图)

1950年,美国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1953—1957年,第一个五计划
1958—1978,金门对峙
1960年,中苏关系紧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1979年,发布《告台湾同胞书》,中美建交
1982-1984年,“一国两制”写进宪法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2015年,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

材料四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五   台湾《旺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积极制定计划,加强两岸民间交流,为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大开途径,让两岸红利能够普惠于台湾民众,新一波“登陆”热,也警示蔡英文当局,不要在两岸关系政策上继续一意孤行。

——中国台湾网

(1)图1所示为哪一朝代的疆域?图中信息透露出该朝代实行的一项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统治的制度是什么?图2为《西汉形势图》,图中A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近代台湾的苦难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史实的序号分别写在下面对应的横线处。
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与人民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归纳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三)
4 . 古代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各具特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上, 秦朝实行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初,曾在各地分封了一批诸侯王,诸侯国与中央形成了严重的对抗,以至演变为“七国之乱”。叛乱平定后,诸侯王的行政权被剥夺。汉武帝时期颁布了,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①②处内容补充完整。并归纳两项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   下图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文物的历史研究价值。

材料三   为开展“我国古代医药学发展”的探究性学习,某同学整理了如下资料

朝代医学成就
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
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
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由朝廷颁行

(3)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处内容补充完整。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4-05-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秦始皇像            图二   汉武帝像

材料二   高祖(孝文帝) 曰: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 澄曰:著犹少于不著者。高祖曰:深可怪也! 任城意欲令全著乎?

——据《魏书·任城王元澄传》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据《魏书》卷七《高祖纪》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汉武帝在疆土开拓(或维护) 方面的主要举措。   
(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位帝王各项措施的共同作用。   
2024-03-2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图一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3)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至少写2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2024-04-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电影《热辣滚烫》的爆火让“滚烫人生”成为2024年的第一个关键词,杰出的历史人物传达出滚烫的人生态度,传承着奋斗的精神火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很重要的人物,即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摘编自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把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并称为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求,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1787年,在他主持下,制宪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新宪法。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参选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9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之教”“中国之政”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具体事实说明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指导下具体的行动。并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的地位。
(3)据材料三归纳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2024-04-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国家治理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方国家是运用宪法资源实现国家治理的先行者。1689年《权利法案》等法律文件实现了对各种利益群体的有效整合,提升了英国的国家治理能力……濒临毁灭的邦联政府已不能有效地治理这个政治共同体,在1787年宪法设置的治理框架下,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迅速提升。这两个国家的宪法都促成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改善。与本国的国家治理相得益彰。

——喻中《论中国法的精神》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萌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完善于建设与改革时期。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制定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是认识这个伟大政党的密码,也是解开中国何以能从近代遭外强欺凌、积贫积弱的边缘走向现代化强国的一把钥匙。

——摘编自罗峰等《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国家治理的意义,并据此归纳影响国家治理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简述英美两国的法律如何促成了本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改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宝贵经验,并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事例加以说明。
2024-04-1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某校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进行探究,请你结合下列材料与要求,帮助完成。

材料一   在春秋这个乱世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和融合。主要参与者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土,也不断地收纳本来不归属于他们的族群,融合为新的族群国家。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


     
图1 春秋初期及春秋后期诸侯国分布对比图

材料二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基本模式。

——摘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秦始皇汉武帝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和度量衡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材料三   孝文帝(467—499年)在位29年,是北魏改革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对他的改革,史学界的评价,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一是赞扬肯定;二是褒贬兼有;三是全盘否定

——摘编自叶言都《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等


      
图2 北魏疆域(局部)、陶俑及孝文帝时期姓氏对应列表
(1)观察材料一图1两幅图片,指出春秋前期和后期诸侯国形势的变化,并说说这一变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的政治特征。
(3)根据材料三及图2信息,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三中任一观点加以解读。
2024-03-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古代陵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景帝阳陵陶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汉景帝阳陵陶俑

随葬俑人物相貌区分度高,且神情严峻、目光锋锐,呈现尚武、强悍的风范。随葬俑人物面貌线条柔和圆润,面带微笑,神情舒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俑》

材料二:考古发现——洛阳北魏墓葬群

北魏帝陵的墓葬形制基本沿袭汉文化传统,其中圆形封土基底体现洛阳风格。牵手俑身穿左衽大袖袴褶,袴褶原是北方民族便于骑马所穿的套装,至南北朝时已融入汉族特色。洛阳北魏大墓出土东罗马帝国时期金币1枚。

——摘编自刘连香《洛阳北魏墓葬的“太和之风”与民族文化交融》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景帝阳陵陶俑的风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洛阳出现北魏墓葬群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归纳北魏在民族交往、对外交流方面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墓葬风格的主要因素。
2024-03-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