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

汉朝

政治


思想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

——摘编自《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一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和汉朝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3)综合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2023-08-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在四方,要(国家大权)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遵循国家法令),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摘编自《韩非子》

材料二   公元前451年订立了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有了成文法以后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们再也不可以随意地解释法律。同时还规定了平民大会作出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应。虽然这是贵族及奴隶主出于维护自己统治的需要,而不得已作出的妥协。但法律将贵族和平民置于同等地位考虑,也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特殊地位。在一个奴隶制社会下是绝对超前的,《十二铜表法》是远超整个罗马时代的法律条文。……后世的立法、司法程序、法学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摘编自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

材料三   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韩非子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将韩非子的思想应用到全国的皇帝。并写出这位皇帝对我国历史的最大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十二铜表法》远超整个罗马时代法律条文的表现。并归纳《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发展史上里程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比较AB两图中国王和议会权力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认识。
2023-05-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3 . 中国文明历经近五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与创新】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这个“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指的是什么制度?哪个朝代创立?

【沿袭与发展】

材料二   

   


(2)材料二中漫画一说明唐朝后期出现了一种什么局面?根据漫画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治理与巩固】

材料三   清以前,历代实行两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是内地行郡县制,二是边疆少数民族行朝贡制……清朝一改历代王朝的传统做法,把郡县制直接深入推进到遥远的边疆民族地区,在此设治,一如内地,直接纳入国家管理,废其世袭制,国家直接派官治理,一句话,一切由皇帝掌控。如:在东北地区,分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

——摘编自《论清代边疆问题与国家“大一统”》


(3)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特点及影响。

【总结与感悟】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是从哪些角度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
2023-07-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以前更为密切……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国富民强的后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由它来完成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秦始皇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终于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他又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三:从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儒家传统的大一统民族观日渐在人们头脑中生根……直接推动着中国古代各民族朝着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

——摘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统一的时代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中央管理体系”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经济和军事方面说明秦始皇对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形成所做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无不渐染儒风”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学传播的影响。
(4)综上所述,你有什么认识。
2023-02-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垫江县南三片六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统一六国后,廷尉李斯提议:“西周分封子弟非常多,后代却彼此疏远,相互攻击,周天子也无法制止。现在四海之内获得统一,全国都应该划分为郡和县。”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

材料二   下表是西汉时期巩固大一统的相关措施

时间措施
公元前134年征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长安策问。接受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
公元前127年根据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
公元前119年宣布盐铁官营,以盐官、铁官来管理,禁止民众私自铸铁煮盐
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公元前118年统一发行五铢钱,规定五铢钱样式和形制
(1)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给秦始皇的建议及提出建议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西汉皇帝是谁。归纳表格所列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
(3)综上所述,概括上述材料中两位皇帝对中国历史的共同贡献。
2023·贵州贵阳·一模
6 . 古往今来,历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效果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周文王、周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赡(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材料三: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周文武所封子弟”导致的弊端是什么?为避免这一问题,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概括材料二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行材料三措施的皇帝是谁?材料三中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
2023-03-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贵州贵阳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在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在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城市以农业为基础,创造了以农业立国的文明之邦。秦汉以后,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由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古代城市也由分封形成的城市转变为郡县治所城市,郡县治所城市均由县或附属县管理……方城市发展的历史,一直是以商品经济为核心和动力。10世纪开始兴起的中世纪城市作为一种共同体,展开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可以说,自治才使得城市能够成为孕育新的政治文明因素的良好环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西方古代城市的不同特征。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东西方城市不同特征的影响因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如何看待东西方城市的发展。
2023-05-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所开拓的疆域,奠定了以后历代中原王朝统一的政治地理基础;同时,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战国时期,政治上逐渐呈现出归于一统的发展态势,官僚制和郡县制共同构成维系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两大支柱。

——摘编自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该制度对周王朝统治的作用。指出战国时期“归于一统”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皇帝却开始将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采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皇帝采用了诸子百家哪一学派来治理国家?并归纳“帝国结构”的具体表现。与材料一的制度相比,秦朝对地方的管理进步性何在?

材料三   主父偃劝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建立侯国)。上从其计。

——摘编自班固《汉书·主父偃列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时政治上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3-02-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秦汉中国能熔铸为坚实的整体,乃是基于文化、政治、经济各项的“软实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崛起后获得对诸国的支配地位,并且能最终成功地缔造一个统一的帝国,依靠的是两个方面的发展。第一,在商鞅的领导下,秦国的改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改革把国家所有成年男子统计在册,发动他们服兵役,使整个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致力于发动和支持国家的武力征服。第二,秦国成功地把权力集中到统治者个人手中,这在诸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实现统一的意义。

材料二:百代皆行秦政制。

——毛泽东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名称叫什么?秦朝创立这一政治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谁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此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影响?

材料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是如何“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

材料五:张骞出使西域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摘自万翰等编著《世界五千年》


(5)材料五中所说的“商贸大道”后来被称作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条通道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6)结合以上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3-01-1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便利对征服地区的控制,也为了拱卫周王室,乃大规模地分封王室子弟和亲戚、功臣到征服地区,授予他们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使其按照周朝中央政权的结构形式,建立众多的诸侯国。

——《中国历史大词典》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由汉廷定封号。汉武帝把大的王国分为若干小侯国,封国越分越小,不复为中央政权的威胁。同时武帝还利用各种机会对诸侯王实行削爵、夺地、除国。

——摘编自库晓慧《从汉初制度的演变看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的制度以及实行这种制度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以及图3中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
(3)据材料三,归纳“汉武帝接收主父偃的建议”所采取措施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