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商时代,诸侯国不过百里大小,所以诸侯弱而天子强,桀和纣得以肆行暴虐。周朝建国,诸侯国的规模很大,方圆在五百里以上,诸侯的地位相比夏、商时代要提高许多,制约了王室的权力。到了周朝末年,诸侯强大,互相攻伐,而王室衰微,祸难重重。秦朝吸取周代的教训,改易制度。

——摘编自(唐)赵蕤著、周苏平注译:《反经》

材料二: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三:统一后,秦朝铺设以首部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能迅速的将军队派往长城,以咸阳为起点,修筑了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加强了对于云贵一带的控制。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帝国最偏僻的地方,就中央而言,任何地方道路的中断都意味着妨碍了对那里的统治。

——摘编自鹤间和辛《秦汉帝国:始皇的遗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朝和秦朝改易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两个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022-12-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内阁制、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

——阀照样《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

材料三:美国独立后,中央权力极小,没有权力管理州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各州各自为政,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这些情况使美国的有识之士感到忧虑,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制定宪法,加强中央集权,才能使这个新生国家免于夭折。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材料一图一秦朝开创的哪一政治制度为以后历朝沿用?图二汉武帝颁布的哪一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实行这些制度的意义是什么?哪部法律文献颁布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制定宪法的背景。并指出针对这些情况美国制定了哪一部法律对权力进行分配?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制度选择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甲,写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下的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结合所学,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乙: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2)据材料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的社会境况。面对如此境况,西汉初期统治采取的应对措施。

丙: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3)据材料丙,指出“儒术”的创始人及核心思想。概括汉武帝为落实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


(1)材料一提到的韩非是哪一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威不两错”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一政治主张最早被哪位皇帝采纳并实施?

材料二:子曰:“仁者,爱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自《论语》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主张。

材料三: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3)材料三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4)根据材料四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2-11-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平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二)历史试题
5 . 材料解析题。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统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

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主父偃)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改革?根据材料,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两点即可,照抄原文不得分)
(2)材料二表明秦朝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请把空白处①②③填写完整。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举措?请列举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在经济、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2023-03-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的五位人物,说出与我国上古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有关的是哪几位?(写序号即可)这一制度是什么?哪位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写序号即可)他在政治上开创了被中国历代王朝所沿袭的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它破坏了原有的制度后,采取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的两幅图反映了西周初年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023-0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制度建设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舜推荐禹作为自己的继承者。十七年后帝舜驾崩。禹(为舜)服丧三年结束后,辞去帝位,以避让舜的儿子商均,自己去了阳城。天下的诸侯却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帝王大禹向东巡察,到达会稽驾崩,把天下授给益……诸侯都离开益而朝拜启,说:“我们的君主是帝王大禹的儿子啊。”于是启登上了天子之位。

——译自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后代)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讨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思考这段话反映出的政治制度的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图一中反映的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从图二中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李斯认为周朝的政治制度存在什么弊端?他所主张的“安宁之术”指的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制度发展演变有何认识。
2022-1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开创的……体制实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最后裁决权一归于君主),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流官)。

——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


(1)秦开创的“体制”指的是什么?为使“地方集权于中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反映的秦朝统一措施涉及的是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试做说明。

材料三:秦始皇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后代史书中,秦始皇多以暴君的面目出现,但今天的中国学者却公正地认为他是统一中国的功臣。

——《中国:传统与变迁》


(3)依据材料三,概括对秦始皇有哪两种评价?
2022-11-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几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市举行盛大的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后人尊崇“轩辕”和神农氏为什么?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家天下变公天下。夏A(人名)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B(地名),封死商亡西周立。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A.______B.______
方式三:图片学史

(3)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春秋“诸侯国林立”到“战国七雄”,再到后来“秦灭六国”,反映了什么样的“天下大势”?
方式四:史料学史

史料一:命为,令为,天子自称曰……联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史料二: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


(4)根据史料一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该段材料属于下列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文献资料B.实物资料
(5)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柳宗元关于秦灭亡原因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2022-11-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最少两个)。
(3)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又有什么创新措施?
2023-03-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