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线段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综合与探究
在矩形中,是对角线上的两个动点,点分别从点A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秒,分别是的中点,连接

(1)四边形的形状一定是______(点相遇时除外).
(2)当四边形为矩形时,请求出的值.
(3)若点向点运动,点向点运动,且与点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出发,当四边形为菱形时,求的值.
2024-06-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兴国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2 . 综合与实践卜
数学活动∶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三角形纸片的折叠、旋转”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探究线段长度的有关问题.
动手操作:在中,,将三角形纸片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如图1,将沿着进行翻折,使点C与点A重合,然后展开铺平,得到折痕
第二步∶如图2,隐去,将沿折痕剪开,然后将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点E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FG,射线与边交于点M,(M不与点A重合),与边交于点N,线段交于点P

数学思考:
(1)在图1中,求证∶
(2)在图2中,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试判断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探究下列问题:
①如图3,当时,________;
②如图4,当经过点B时,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每年的6月6日定为全国爱眼日,小林想要探究自己按照标准护眼姿势读书时书籍应离身体多远,画出如图的侧面示意图,点A为眼睛的位置,A到书籍的距离为40cm,与水平方向夹角,小林在书桌上方的身长为52cm,且垂直于水平方向,请你求出小林与书籍底端的水平距离.(参考数据:
   
4 . 综合与探究

(1)模型建立:如图1,等腰中,,直线经过点,过点于点,过点于点.求证:
(2)模型应用:
①如图2,已知直线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过点作直线,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②如图3,长方形,点为坐标原点,点的坐标为分别在坐标轴上,点是线段上动点,已知点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上的一点,若是不以点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
2024-04-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5 .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景:如图,在中,为对角线的交点,上一动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独立思考:(1)当时,求的度数;
实践探究:(2)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的长;
问题解决:(3)当点的垂直平分线上时,直接写出的长.
   
2023-08-12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在中,.点斜边上运动,过点作射线,分别与边交于点
猜想证明:
(1)当点斜边的中点处时,
   
①如图(1),在旋转过程中,当点时,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
②当旋转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时,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证明;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③如图③,在旋转过程中,当时,直接写出线段的长_______;
类比探究
(2)当点斜边上运动时,
①如图④,当点运动到时,_______;
②如图⑤,连接,当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的长.
2023-07-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第九中学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综合与探究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轴,轴分别交于点,直线轴,轴分别交于点,两条直线交于点,且点的横坐标为;连接

(1)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求的面积;
(3)若点在直线上,为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试探究:是否存在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3-07-12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8 . 如图,已知等边的边长为,点边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B不重合),直线是经过点的一条直线,沿直线l折叠,点B的对应点是点
   
(1)基础图形:如图1,当时,若点恰好在边上,求的长度;
(2)模型变式:如图2,当时,若直线,则的长度为______;
(3)动态探究:如图3边上运动过程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如果直线始终垂直于,那么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求出的变化范围;若不变化,求出的值;
时,请直接写出在直线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
2023-09-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中考模拟数学试题
9 .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矩形ABCD中,AB=2,∠ADB=30°,将△BCD沿着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平移,得到△BCD′,连接AB′,DC′.

操作探究:
(1)如图1,当△BCD沿射线BD的方向平移时,请判断AB′与DC′的长度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当△BCD沿射线DB的方向平移时,四边形ABCD能成为菱形吗?若能,求出平移的距离;若不能,说明理由;
(3)当△BCD平移距离为2时,请你在备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除图2),并提出一个问题,直接写出结论.
2022-08-29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如图1,△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像DE这样,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求证:DEBC,且DEBC
   
证明:如图2,延长DE到点F,使EFDE,连接FCDCAF
AEECDEEF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依据1).
CF//DACF=DA
DABD
CF//BDCF=BD
∴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依据2).
CF//BCCF=BC
DEDF
DEBC,且DEBC
归纳总结:
上述证明过程中运用了“倍长线段法”,也有人称材料中的方法为“倍长法”(延长了三角形中位线的一倍),该方法是解决初中数学几何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任务(1)
上述材料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是指:          
“依据2”是指:           
类比探究
数学学习小组发现还可以用“倍长线段法”证明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3,在RtACB中,∠ACB=90°,EAB边的中点,求证:CEAB
证明:延长CE到点F,使EFCE,连接BFAF,如图4.
任务(2)请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