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根据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求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关于直线对称,点分别是边上的点,且
   
(1)如图1,若为直角,求证:
(2)若为钝角如图2,为锐角如图3,是否还成立?请分别写出你的结论,并选择其中一个结论解答.若成立,请补全图形并证明;若不成立,请画出反例(画反例时保留作图痕迹).
2023-06-20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市琥珀中学中考三模数学试题
2 . 数学中的轴对称就像镜子一样,可以展现出图形对称的美,初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等腰三角形、菱形、圆等.如图,在等腰中,

(1)尺规作图:作关于直线对称的(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连接,交于点,若,四边形周长为,求四边形的面积.
2024-04-30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3 . 如图,在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OB为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且,线段关于直线对称的线段为,将线段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1)请使用尺规作图画出线段
(2)将线段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若,求的度数.
2024-03-21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4 . 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
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
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H垂直平分线段ADB.AC平分∠BAD
C.SABC=BCAHD.AB=AD
2016-12-06更新 | 3864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画出关于x轴对称的
(2)在y轴上画出一点D,使得的值最小.(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024-05-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6 . 如图1 ,在菱形中, ,连结.设 , 小宁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列表:通过观察补全下表(精确到 0.01).
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
0
描点、连线:在图 2 中描出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 , 并画出关于的函数图象.
(2)【发现】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有一种 “千斤顶”,它是由4根长为的连杆组成的菱形,当手柄顺时针旋转时,两点的距离变小(如图 3).在这个过程中,当时,的度数约为_________.(精确到 ).
2022-04-2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九年级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二模)
7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1)画出将沿轴方向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
(2)画出关于轴的对称图形,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3)在轴上找一点,使得的值最小.(保留作图痕迹)
2023-03-20更新 | 32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早庙初级中学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9-10九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
8 . (1)如图1,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四边形AEBF 是平行四边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如图2,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0,0)、B(5,0)、C(3,6)、D(-1,3),
①依次连结A、B、C、D四点得到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
②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CD的周长最短(直接画出图形,不要求写作法);
此时,点P的坐标为        ,最短周长为         .
2016-12-05更新 | 8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育英中学初三中考模拟考试数学卷
9 . 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点D边上,连接,连接

(1)求证:
(2)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M,连接
①补全图形并证明
②试探究,当DEM三点恰好共线时,的度数为   
2024-04-07更新 | 42次组卷 | 6卷引用: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一模前测数学试题
10 . 在中.,将线段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点D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E.连接

(1)如图1,当时,用等式表示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连接,依题意补全图2.若,求的大小.
2024-04-26更新 | 4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