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可以避免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不会产生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 . 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摆放不正确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估读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3 . 小明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某些房屋,其屋顶是坡型的,但形状不完全一样,有些是平面,有些则是曲面。这引起了他的思考:这些坡型屋顶应该都具有排除屋顶积水的功能,那么,不同形状的坡型屋顶排水快慢是否有区别呢?

为此小明将雨水在平面和曲面上的运动路径简化为直线和曲线轨迹,并构建了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将直线轨道A和曲线轨道B安装在同一支架上,保证它们的起点和终点相同。他猜想:若雨水都从同一起点滑落至同一终点,经过直线和曲线两种不同的轨道,根据数学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直线轨道上的运动应该更快,即平面屋顶排水应更快。
根据猜想,小明用小球模拟雨水,分别沿A、B 两轨道滚下,模拟雨水从屋顶上滑落的过程。
(1)为尽量控制对比实验的准确性,在器材选择上,应该控制两条轨道的______相同;
(2)实验时,小明让小球分别从两轨道顶端由______开始释放,用秒表测量小球运动到轨道底端的时间。测量时发现,小球运动时间太短不易测量,请你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______
(3)改进测量方法后,小明多次重复实验,测量出小球在两条轨道上运动的时间并记录如下表。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实验次数

运动时间/s

轨道类型

1

2

3

时间的平均值

直线轨道A

0.72

0.73

0.70

0.72

曲线轨道B

0.56

0.57

0.54

0.56

(4)通过以上实验对时间的准确测量,小明得出结论:曲面屋顶排水一定比平面屋顶快。为了用实验验证这一结论的可靠性,请你结合生活中不同形状的屋顶,增加一个实验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及判断方法。______
4 .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B、C组得到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
(4)B、C两组同学都发现在撤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水还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于是他们得出结论,液体沸腾后不需要吸热也能继续沸腾,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正确吗?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

5 . 小明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他注意到水平抛出的套圈的落地点时近时远。善于思考的他想:套圈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用小球来代替套圈;并选用高度可调的桌子和圆弧轨道(末端水平)等器材来模拟套圈实验,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2: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1)为便于实验数据的采集,落地点处地面的材料应选用______(选填“光滑木板”或“橡皮泥”);
(2)实验过程中小明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

的高度H/m

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

时的高h/m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

水平距离s/m

1

0.5

0.1

0.45

2

0.5

0.2

0.63

3

0.5

0.3

0.78

4

1.0

0.1

0.63

5

1.0

0.2

0.69

①根据表中1、4或2、5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可以验证猜想______
②小明通过分析表中数据1、2、3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s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请判断小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3)接着小明又想探究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与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请你简述设计方案:______,由此得出结论。
2023-11-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6 . 小丽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由EF两个半圆形组成的光屏竖直放置在玻璃水槽中,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入射角

15°

30°

45°

60°

折射角

11°

22°

32°

40°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OB。实验中除图中的AOOB光线之外,小丽在光屏上还能看到一条光线,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产生的,请在图中画出此光线;_______
(2)为验证折射光、入射光、法线在同一平面,小丽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E”或“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进行观察;
(3)在探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小明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并记录对应的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小丽测量的数据如表中所示,由此她得出结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你认为小丽的结论准确吗,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2023-04-1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小明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圆游戏,如图甲所示。他注意到水平抛出的套圈的落地点时近时远。善于思考的他想:套圈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用小球来代替套圈;并选用高度可调的桌子和圆弧轨道(末端水平)等器材来模拟套圈实验,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猜想2: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1)为便于实验数据的采集,落地点处地面的材料应选用_____(选填“光滑木板”或“橡皮泥”);
(2)实验中使小球从圆弧轨道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可控制小球到达水平轨道时的速度相同;
(3)实验过程中小明收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H/m

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h/m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s/m

1

0.5

0.1

0.45

2

0.5

0.2

0.63

3

0.5

0.3

0.78

4

1.0

0.1

0.63

5

1.0

0.2

0.69

①根据表中1、4或2、5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可以验证猜想_____
②小明通过分析表中数据1、2、3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s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请判断小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4)接着小明又想探究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与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请你简述设计方案:_____,由此得出结论。
8 .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小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应使木块A做___________运动;
(2)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根据___________知识可知,此时木块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3)比较图甲和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比较___________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小明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他在图甲的基础上将木块A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进行如图丁的实验,测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05-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三联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图甲所示的压强计,需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实验中通过U形管内_____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在图乙实验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其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变,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
(3)小强将图乙中的探头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加深,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的形状;
(4)小强保持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
2023-04-0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黔学校龙、黔峰学校、金成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10 .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并收集了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度数Δt(℃)

加热时间(min)

1

0.1

10

2

2

0.2

10

4

3

0.3

10

6

煤油

4

0.1

10

1

5

0.2

10

2

(1)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A/B)的高度;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
(2)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
(3)通过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的______有关,______吸热能力更强;
(4)分析第1、4次,实验数据,江涛同学认为:水和煤油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说明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位同学的判断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
2023-02-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十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