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7 道试题
1 . 小飞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两节新的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开关、导线若干。

(1)在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时,开关必须处于______状态;
(2)如图甲是小飞连接好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移动滑片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__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冲在一旁观察后指出小飞没有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请你在实物图上对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打“×”,并用笔补画一根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______
(4)小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______不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以下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小李发现表格中有一组错误的数据,请你找出第______组数据是错误的;

序号

1

2

3

4

5

电压U/V

0.8

1.2

1.6

2.0

2.4

电流I/A

0.16

0.24

0.32

0.44

0.48

(5)接下来他们分别接入其他电阻再次对电流与电阻关系进行探究,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图像,请你通过图像中所给信息计算出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______V;
(6)小亮同学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梦认为他的做法不正确,请你说明理由:______
2024-03-19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2 . 下面“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的实验:

(1)小明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状态,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小华同学在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
③如图丁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流表示数为0,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出现此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小明根据图丁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测出L1两端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他认为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方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改接后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11月教学联盟限时作业物理试题
3 . 小希和小聪一起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
(2)小希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L1、L2均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L1发生了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小聪帮助小希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然后______
(4)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希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认为这样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希认为小聪的办法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5)小聪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且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小希认为小聪的结论可能不正确,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更换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
4 .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钩码重量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
140.12.70.20.74
240.11.80.30.74
380.13.10.30.86
480.12.50.4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___________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___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根据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是用图 ___________做的实验,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 __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通过比较 __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比较 __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得出,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6)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阻力,在第1、2次实验中,动滑轮重力是 ___________N;
(7)测量绕法确定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 ___________(填“可以不测量”或“一定要测量”);
(8)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这句话是 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2022-08-1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甲图为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______(选填“A”、“B”或“C”)处;
(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______
(3)纠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结论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位置ABC
电流(A)0.180.180.36

改进措施是:______
2021-11-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方法不正确会造成误差
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D.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7 . 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导致的
C.读数时估读数字越多,误差越小
D.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8 . 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不可能避免
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D.只要我们认真测量,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2020-12-0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实验小组想要探究一下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首先设计出并联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根据图甲电路图,连接好图乙实物电路 (        )
(2)连接好电路后,探究实验小组猜想∶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能和串联电路一样,电流 _____
(3)小组成员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支路1的电流I1/A支路2的电流I2/A干路电流I/A
0.20.20.4
0.160.160.32
0.240.240.48

分析表格数据,发现开始的猜想是错误的。大家得到新的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且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查看课本,发现这一结论也不正确。请你分析一下,探究小组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________
(4)纠正之后,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测得支路1的电流是0.14A。支路2的电流如图丙所示为 ______ A。请将干路电流在图丁中表示出来。 (        )

(5)上述探究过程经历了∶提出问题一 ________ 一实验反驳一得出结论。
(6)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小组成员获得正确的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探究完并联电路电流规律之后,组长又利用电压表连接如图戊所示电路,想要测量L1两端的电压。请你找到图中错误的连线用“”标注出来,并用笔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的导线。 (        )
2020-11-1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0 . 小明在做“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认为该方向可能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有关,也可能与磁场的方向有关.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金属棒AB架在光滑的金属轨道上,导线的连接完好.

A.闭合开关,发现金属棒向左运动.
B.把磁铁的南、北极上下对调、把电源的正、负极端的导线也对调,闭合开关后,发现金属棒仍向左运动.
根据以上现象,小明得出结论: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力的方向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无关.
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如果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不正确,请分析他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