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9 道试题

1 . 暑假中学生虎见来宁德市旅行时,在一个偏僻小渔村中发现用“碗盖的房子,历经300年至今保存完好。盖房子实际上用的是碗胚,碗胚是窑厂做碗的工具,当地人用废弃的碗胚建造房屋。下图为瓷碗房和碗胚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普通砖石房相比,推测虎见在瓷碗房里的感受可能是(     
A.光照充足B.安静凉爽C.炎热潮湿D.通风透气
2.瓷碗房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是当地人们(     
A.寻求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B.善于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
C.追求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D.内部聚合的社会组织形态
2024-05-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房屋数量增加,房屋建筑用料和结构也有了大的变化。在日本北海道和冲绳县的城市里,能看到很多多层、高层建筑采用平顶,而非传统的字顶,但两地选择平顶的理由不相同。下图示意北海道和冲绳县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于当地建造多层、高层建筑的材料是(     
A.土质材料B.石质材料C.木质材料D.钢筋水泥
2.两地多层、高层建筑选择平顶的理由是(     
A.冲绳县防凛冽寒风B.冲绳县防炎热酷暑C.北海道防屋顶落雪D.北海道防频繁台风

3 . 合院式民居在我国分布广泛,受自然环境影响各具特色。左图为我国四地传统合院式民居内院剖面比示意图,右图为北京传统四合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四地院落剖面比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①纬度位置②经度位置③地形条件④年降水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自然光照度反映房屋内采光状况,主要受阳光入射面积等因素影响。以下反映北京四合院正房自然光照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A.B.
C.D.

4 . 民歌的色彩是民歌地域性标志之一。受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题材、歌种、风格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地区差异尤为明显。陕北民歌作为陕北地区最原生态且流传范围较广的民间音乐形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陕北民歌五大色彩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民歌产生于百姓的山间劳作过程,其风格粗犷、豪放、激越、高亢。影响其风格形成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貌C.植被D.土壤
2.关于陕北民歌五大色彩区划分,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地表形态而划分B.有着明确的区域边界
C.文化背景有一定差异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3.《秧歌队来到了枣园》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是典型的革命歌曲,其最有可能诞生于(     
A.北部色彩区B.中心色彩区C.西部色彩区D.南部色彩区
2024-05-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徽派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安徽南部山区。徽派民居的特点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村中布局着祠堂、书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徽派建筑的描述,合理的是(     
A.马头墙的功能是收集雨水和防范火灾B.天井的作用是采光和通风
C.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变化D.房顶坡度大减少屋顶积雪
2.当地村中布局着祠堂、书院,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     
A.长幼有序的文化B.御外凝内的思想C.尊重自然的原则D.简朴的耕读文化

6 . 读我国下面四幅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民居能反映当地地理事项的是(     
A.甲民居能反映客家宗族文化
B.乙民居体现了当地高温多雨的环境
C.丙民居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外敌入侵
D.丁民居主要受地形影响而建造
2.目前丙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可能原因是(     
A.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B.当地人口增多
C.对民居保护意识增强D.该民居环境适应力低
2024-05-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云南元江河谷分布的土掌房,是中国最具生态价值的传统民居之一。土掌房少窗或无窗,以石砌墙基、土坯筑墙体,屋顶平坦。房子多为三层,底层关牲畜,堆放犁耙等;顶层置放粮食柴草等;而中间楼板层用于主人居住,正中央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左图为元江河谷土掌房分布图,右图为部分不同海拔民族村年均温、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掌房的独特设计及其主要功能,正确的是(     
A.少窗无窗—御外凝内B.石基土墙—抗震防倒
C.屋顶平坦—集雨蓄水D.方形火塘—驱虫杀菌
2.据图文材料分析,能够种植双季稻的村庄最可能是(     
A.六蓬村B.石头寨C.多依树小寨D.阿者科
2024-05-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体现出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一种人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模式。下图为哈尼梯田景观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中村庄位于山腰,主要是因为(     
A.靠近农田、便于生产B.便于获取清洁、优质的生活用水
C.地势平坦、环境优美D.利于维护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
2.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是(     
A.降水充沛,季节差异小B.地形崎岖,山地为主
C.酸性红壤,肥力较低D.河网密布,水源丰富
3.与该景观体现的价值观或审美情趣相符合的是(     
A.含而不露、小巧玲珑,建筑和水面相得益彰
B.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结构明朗、气势恢宏
C.人地和谐、共同发展
D.改造自然、人定胜天
2024-05-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琴德里佩小镇坐落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东部山区,海拔731.5米,建于公元前5世纪,民居群依山势向不同的方向而建,俯瞰如人的四肢头部(见图)。曾为军事防御重地。16世纪时,其因风景如画的阡陌小巷而闻名。完成下面小题。

1.琴德里佩小镇主要位于(     
A.山谷B.山脊C.鞍部D.山麓
2.在琴德里佩小镇生活,居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①气候湿热②洪水侵袭③取水不便④出行不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5-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苏嘉甬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通甬高铁”)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宁波四城,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2023年3月,该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正式开工,杭州湾南北岸滩涂面积广,施工难度大。施工人员发现当地传统民居多临河而建,且多坡顶。下左图为杭州湾周边示意图,右图为长三角传统民居景观图。

材料二:湾区经济是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杭州湾核心城市杭州拥有众多世界级数字经济公司,发挥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将建设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1)影响通甬高铁走向的主导因素是____,杭州湾跨海段铁路修建需要克服海底____条件复杂,海水____性强,海面____大等不利自然条件。
(2)长三角地区传统民居以坡顶、临水为特色,反映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____环境密切相关。该地年降水量大,坡顶利于____;临水而建便于____,且交通便利。
(3)说出众多数字经济公司在杭州集聚的意义。
(4)简述通甬高铁建成通车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4-05-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