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8 道试题

1 . 下图是福建省地形及两种村落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村落形态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植被
2.关于福建各区建筑及其彰显的特色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A.闽南民居——海洋文化B.莆仙民居——江城文化
C.客家民居——书院文化D.闽北民居——移垦文化
2024-05-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中丘陵某片区山丘相对高差约3080米,形成了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堰塘冲田系统”——丘底冲田(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沿径流路径而建、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升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汇水筑塘、丘顶植林,“依山靠林近塘面田”的乡村格局形态,宅基地分布零散。下图为川中丘陵某片区等高线图。

(1)说明堰塘冲田系统是如何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
(2)指出聚落建筑的分布规律及作用。
(3)指出堰塘冲田系统对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4)简析冲田在冬季囤水并休耕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2024-05-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弄堂,其特点是由一长排狭长的房屋组成,由两个或更多个家庭共享一个入口,并且人口密集,房间狭窄。上海人的弄堂生活中除吃饭、洗衣、休闲、娱乐等多方面内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交易买卖,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而如今居住在弄堂里的上海人也越来越少。图示意上海老弄堂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弄堂文化体现出该建筑的结构特点是(     
A.紧凑性B.坚固性C.封闭性D.繁华性
2.上海弄堂建筑的保留对上海城市的有利影响是(     
A.方便城市内部交流B.传承上海文化底蕴
C.促进商品贸易往来D.减少城市居住占地

4 .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共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面两图分别为川西林盘景观图及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川西林盘中河流和灌渠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B.为林盘内居民提供质量较高的生产生活用水
C.有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
D.可调节局部小气候
2.为促进传统林盘可持续发展,较为合理的说法是(     
A.结合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的文化背景,发展创意文化业
B.将林盘拆迁合并,发展特色旅游业
C.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D.利用集中连片的耕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六,但人口十分稀少。图1为澳大利亚人口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库伯佩迪及中西部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为澳大利亚库伯佩迪地下住宅示意图。

(1)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十分不均,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_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中西部人口稀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2)澳大利亚库伯佩迪地下住宅类似我国黄土高原的______,具有______的特征,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库伯佩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偏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资源缺乏。试指出该地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_______
2024-05-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历史文化村落是指形成于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保留至今且具有独特的物质形态及一定文脉特征的古村落,是人类聚落文明的重要遗产。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村落众多。下图示意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整体距河较近,主要原因是有利于(     
A.贸易B.渔猎C.取水D.防洪
2.浙江省西南部山区历史文化村落密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其(     
A.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B.气候宜人,适宜居住
C.人口密集,村落数量多D.相对独立,受外部扰动小
3.浙江省位于阴坡的历史文化村落数量是阳坡的1.41倍,其原因可能是阴坡(     
A.光照多B.耕地多C.降水多D.地势低

7 . 徽州一府六县,今分属安徽省和江西省。徽州“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其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景色优美,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神往之地。徽商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商帮之一,经营产品多样,享誉全国。

1.关于当地低山丘陵上的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A.化学风化作用强,土质黏重B.土质疏松,肥力较低
C.淋溶作用弱,土壤呈酸性D.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2.地方传统菜看往往会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皖南传统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①扇贝       ②鱖鱼       ③竹笋       ④牛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古徽州人从商意愿高的主要原因中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产量高,物产丰富B.季风气候,旱涝频繁
C.靠近经济发达的珠二角地区D.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
2024-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对海南岛传统聚落及民居进行普查调研,可对海南岛传统聚落及民居进行文化区划。图1示意海南岛传统聚落及民居文化区划,图2示意海南岛某民居区划内的传统聚落房顶景观,图3为海南岛分布较广的传统多进式院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2传统聚落房顶景观所在的海南岛民居区划可能是(     
A.④⑥B.③⑤C.⑦⑨D.⑧⑪
2.海南岛多进式院落中贯穿厅堂通道的设计意图主要是(     
A.增加私密性B.方便前后院联系
C.降温祛湿气D.排水防涝防洪
2024-05-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希腊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萨索斯岛历史悠久,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紧密,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居民逐断移居新镇,形成古镇—新镇的“双子镇”模式。新镇多为现代建筑。

材料二:图1示意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图2示意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景观。

(1)萨索斯岛古镇多分布于____;新镇多分布于____
(2)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有利于____;屋顶坡度____(填大或小),利于排水;依山而建,排列紧密的目的是____;建筑材料以石木为主说明____
2024-05-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四合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图为北京四合院。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四合院中间庭院的主要功能是(     
A.遮风避雨B.通风采光C.收集雨水D.阻挡风沙
2.北京四合院的布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是(     
A.晴耕雨读B.御外凝内C.长幼有序D.顺应自然
3.图中属于家庭中长辈住的房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5-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