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探究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手段。用如下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图中三支试管口均放置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中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
B.②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l
C.③中的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氯气有氧化性
D.④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
2021-03-18更新 | 5171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研究刻蚀电路板以及刻蚀废液的性质,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盐酸双氧水刻蚀铜板:
B.用溶液刻蚀铜板:
C.检验废液中含有
D.用酸性检验
2021-08-04更新 | 3810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氧化铍(BeO)在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种以预处理后的硅铍矿(主要含BeO、Fe2O3、SiO2和FeO等)为原料提取BeO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Be(OH)2具有两性,在强碱性溶液中可转化为Be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步骤所得“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Si
B.“滤液②”经处理后可获得副产品Na2SO4·10H2O
C.“碱溶”时,主要反应为Be(OH)2+2OH-=BeO+2H2O
D.“水解”时,适当增大溶液pH有利于提高BeO的提取率
2022-05-23更新 | 1304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九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温度下,将氯气Cl2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l2+KOH-KCl+KClO+KClO3+H2O(未配平),得到KCl,KClO,KCO3的混合液,经测定溶液中ClO-与ClO的个数之比为3:4,则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23:7B.7:23C.12:7D.7:12
5 . 《环境科学》刊发了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二硫酸钠(Na2S2O8) 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As(V)]的研究成果,其反应机制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56gFe参加反应,消耗的S2O大于1 mol
B.过二硫酸钠(Na2S2O8) 中S的化合价为+6
C.pH越大,越有利于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
D.碱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H2O= SO++H+
2022-04-29更新 | 117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百校联考(衡阳市二模)2022届髙三化学试题
6 . 铂钌催化剂是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一种以钌矿石[主要含Ru(CO3)2,还含少量的FeO、MgO、RuO4、CaO、SiO2]为原料制备钌(Ru)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Na2Fe4(SO4)6(OH)2中Fe的化合价为____
(2)“酸浸”时,Na2SO3的作用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有SiO2____(填化学式)。“酸浸”中钌的浸出率与浸出温度、pH的关系如图所示,“酸浸”的最佳条件是____

(3)“除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提示:1molNaClO3参与反应,转移6mol电子)
(4)从“滤液2”中可提取一种化肥,其电子式为____
(5)“灼烧”时Ar的作用是____
(6)某工厂用10t钌矿石[含8.84tRu(CO3)2、165kgRuO4],最终制得3636kgRu,则Ru的产率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2-05-10更新 | 1870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北附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碘酸钙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是一种无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一种制备并测定六水合碘酸钙含量的实验设计如下。
步骤I:碘酸氢钾的制备
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碘、氯酸钾和水,滴加的盐酸至,控制温度85℃左右,装置如图。

步骤II:碘酸钙晶体的制备
将步骤I反应后的溶液转入烧杯中,加入X溶液调节;继续滴加溶液,充分反应后用冰水冷却,抽滤、洗涤、干燥,得粗产品碘酸钙晶体
步骤III:产品中碘酸钙晶体含量测定
①准确称取粗产品,置于烧杯中,加入溶解样品,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量取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稍过量的,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后取平均值,用去标准溶液。
②空白实验:不取产品,其余试剂用量和步骤相同,消耗标准溶液。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步骤I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则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干燥管d中的试剂是_______
(2)步骤I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判断反应结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步骤II中X溶液是_______,反应后用冰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
(4)步骤III中空白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5)碘酸钙晶体中的纯度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3-02-18更新 | 91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百校2023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化学试题
8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阎兴斌研究员研究双层电容器中储能行为时,运用到某种离子化学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
B.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
C.L的铵盐溶液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D.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Q>M>X
2022-04-03更新 | 170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湖南卷高考真题变式题(1-10)
单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下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密度比液氨大
B.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C.0.1mol钠投入液氨生成0.01molH2时,Na共失去0.02mol电子
D.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2NH3 + 2Na=2NaNH2 + H2
2021-01-27更新 | 1833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提升检测化学(A)试题
10 . 化合物甲是一种常见无机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的“—”为单键或双键),其中W、X、Y、Z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和Y、X和Z分别为同主族元素,其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分别与X、Z形成的简单分子均为10电子微粒
B.X、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X、Y、Z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X>Y
D.等物质的量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