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是,下列两个反应都有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角度来看属于_______属于_______。(填序号)
A.氧化物       B.盐       C.碱       D.酸
(2)上述两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
(3)反应①的副产物是大气污染物,可用溶液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22-09-08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化学试题
2 . “7•20特大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措施之一。“84”消毒液、漂白粉和等都是有效的消杀试剂。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气与烧碱溶液制备“84”消毒液的原理______,标况下56L氯气完全被吸收,需要______L 1mol/L的NaOH溶液。
(2)使用漂白粉漂白,只需取适量漂白粉溶于水即可,漂白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3)漂白粉的保存要注意密封,为了判断一份儿久置的漂白粉是①没有失效②部分失效③完全失效。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已知:溶液呈碱性;

a.甲同学取适量漂白粉样品,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结论为①,乙同学不同意这一观点,你认为的结论是______
A.②       B.③       C.①或②       D.①②③均有可能
b.乙同学改用滴加稀盐酸,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他又取少量漂白粉样品配成溶液,滴在pH试纸上,最终试纸变白。据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从①②③中选填)。
(4)目前普遍使用代替及次氯酸盐作为广谱抗菌消毒剂,因为它安全、低毒,高效。还可以将剧毒的NaCN转化为无毒物质除去,产物是氯化钠和两种常见气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 根据①~④四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Cl2+2KI=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④H2S+I2=S+2HI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填序号)。
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上述四个反应可判断出Cl2、I2、Fe3+、H2S四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
(3)亚硝酸钠(NaNO2)有毒,一次摄入量超过3g可导致死亡。
Ⅰ.实验室中,亚硝酸钠也被用于处理过量的叠氮化钠,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NaNO2+H2SO4=HNO2+NaHSO4 a
2NaN3+2HNO2=3N2↑+2NO↑+2NaOH b
①上述两个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选填字母“a”或“b")。
②其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是___(写化学式),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
Ⅱ.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均有咸味。某学校实验探究小组欲对亚硝酸钠与氯化钠进行鉴别,下列是他们的鉴别方法:
将样品盐放入稀硫酸与另外一种溶液(溶质为X)的混合液中,振荡,再加淀粉。如果溶液显蓝色则可以证明该样品盐是亚硝酸钠,如果溶液无变化,则可以证明该样品盐为氯化钠。X与亚硝酸钠发生的反应可以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2NaNO2+2X+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
写出X的化学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020-11-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2013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1)ClO2和Cl2(还原产物都为Cl)是生活中常用的净水消毒剂.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时,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_________倍.
(2)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Fe3+、Al3+、Mg2+、Na+、NO3-、CO32、SO42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流程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操作③的相关图象如图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需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100mL,所需仪器除了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③中沉淀量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试确定NO3-是否存在?________(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若存在,试计算c(NO3-)=_____(若不存在,此问不必作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