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32 道试题
1 .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奥拉帕尼(J)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ⅱ.

(1)A为芳香族酯类化合物,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D发生了两步反应,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___________
(4)试剂a中含有的官能团有―CN、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H能与溶液反应
c.H→I的过程可能生成一种分子内含有7个六元环的副产物
d.I→J的过程利用了的碱性
(6)E经多步转化可得到G,路线如下。

M分子中含有2个六元环,P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M和P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小组欲制备配离子,实验如下。
序号步骤
向2mL溶液中滴加0.5mL氨水,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约1.5mL氨水,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分别向溶液和实验Ⅰ所得深蓝色溶液中加入光亮的铁钉;1min后,前者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后者铁钉无现象
取0.1g氢氧化铜固体于试管中,加入5mL氨水,溶液略变为蓝色,固体未见明显溶解;滴加2滴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中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B.加热蒸干Ⅰ中的深蓝色溶液,不能得到纯净的固体
C.Ⅱ中现象证明了溶液和实验Ⅰ所得深蓝色溶液中,+2价铜的存在形式不同
D.Ⅲ中固体完全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024-05-2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
解题方法
3 . 放射性核素在考古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互为同位素B.具有放射性
C.可用质谱区分D.的化学性质不同
2024-05-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4 . 从某工厂铜电解车间产生的难溶副产物黑铜泥(主要成分为)和废水车间产生的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中回收铜和砷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沉铜过程主要发生反应易分解生成微溶于水的;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
(1)升温能加快氧化浸出的速率。温度过高时,浸出速率反而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2)被氧化为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沉铜前,需要对氧化浸出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对沉铜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稀释倍数较小时,滤渣2中As含量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粗三氧化二砷中砷含量的测定。
ⅰ.取0.1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NaOH溶液,使样品完全溶解;
ⅱ.加入适量乙酸铅溶液,消除-2价硫的干扰;
ⅲ.用稀硫酸调pH=8,加入3g碳酸氢钠和少量淀粉溶液;
ⅳ.用碘标准溶液(溶质按计)滴定,将砷氧化至最高价态。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碘标准溶液VmL。
已知:样品中砷只以+3价的形式存在。
①若样品中有-2价硫,没有步骤ⅱ,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样品中砷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③步骤ⅲ中加入碳酸氢钠,能保持滴定过程中溶液pH基本稳定,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5 . 硼氮氢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储氢材料等方面备受关注。
氨硼烷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ⅰ.(乙硼烷)

ⅱ.

已知:①元素的电负性:H 2.1   B 2.0   C 2.5   N 3.0   O 3.5   F 4.0
②任何卤化物水解,必先同水分子配位
(1)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不能水解,但能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水中的溶解性:THF>环戊烷,原因是___________
(4)此法生成的会继续与反应生成副产物。过程如下:

①第2步___________能量(填“吸收”或“放出”)。

②用DMA()代替THF可以得到纯净的氨硼烷。由此推测、THF和DMA分别与B原子的结合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5)新型储氢材料的晶胞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如下图所示。

①与距离最近且等距的___________个。
②已知的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此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小组探究硫酸铁铵的反应。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继续滴加,当气泡量明显减少时,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开始逐渐变蓝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无丁达尔现象),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依然为棕红色,放置两天无明显变化
已知:(棕红)
(1)①实验Ⅰ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与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Ⅰ可得出与结合的能力:___________(填“>”、“<”、“=”)。
(2)资料显示,可以氧化。针对实验Ⅱ中的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1.78)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2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向2mL溶液(pH=2.03)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5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①实验Ⅲ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Ⅱ、Ⅳ中现象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针对实验Ⅲ、Ⅳ的现象差异,小组同学提出猜想:pH影响了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并实施实验。
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如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电压表读数为0.6V;
2.向a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不变;
3.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变为0.5V。
①a、b分别是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解释步骤3中电压表示数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Ⅵ:向实验Ⅱ得到的棕红色液体中加入3滴10%稀硫酸,棕红色迅速变黄,检测到。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Ⅵ中氧化还原反应明显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
2024-05-2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7 . 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对实现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Ⅰ.利用催化加氢制备乙烯,反应过程主要分为两步。
ⅰ.   
ⅱ.   
(1)反应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1MPa,投料比的条件下研究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1所示(水转化为液态,不计入)。

①200℃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800℃时,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Ⅱ.利用煤气化灰渣(主要成分有CaO、和MgO等)封存,制备高纯碳酸钙。
ⅰ.浸出:向灰渣中加入稍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a;
ⅱ.净化:向滤液a中逐渐加入氨水,金属氢氧化物分步沉淀,分步过滤,得到滤液b;
ⅲ.碳酸化:向滤液b中通入,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纯
已知:一些金属氢氧化物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的与pH关系如图2所示。

(3)净化时,先分离出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
(4)碳酸化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Ⅲ.利用双极膜电解制备NaOH,捕集烟气中,制备。已知:双极膜为复合膜,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将膜间的解离,提供

(5)结合电极反应解释A区产生浓NaOH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
(6)当电路中转移2mol时,上图装置产生___________mol NaOH。
(7)制得的固体样品中常混有。准确称量xg样品,下列方案中,能测定样品中纯度的是___________
A.充分加热,固体减重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得固体
C.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加热,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2024-05-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8 . L是一种具有较好耐热性、耐水性和高频电绝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由三种单体聚合而成,每个单体的分子中均含有一个官能团。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L的反应是加聚反应
B.L的单体为和HCHO
C.参加反应的三种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D.三种单体能生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2024-05-22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9 .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植入体内的燃料电池,血糖(葡萄糖)过高时会激活电池,产生电能进而刺激人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电池工作时的原理如下图所示(G―CHO代表葡萄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燃料电池是否工作与血糖的高低有关,血糖正常时电池不工作
B.工作时,电极Ⅰ附近pH下降
C.工作时,电子流向:电极Ⅱ→传感器→电极Ⅰ
D.工作时,电极Ⅱ电极反应式为
2024-05-22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10 . 利用反应   ,将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HCl转化为,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投料比,L()、X可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下图表示L一定时,HCl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a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80
D.a点时,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0.4mol HCl和0.1mol,当再次平衡时HCl的转化率仍为80%
2024-05-2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