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33 道试题
1 . 有机物X与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Y,反应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还原反应
B.X、Y中手性碳原子数相同
C.中B、N原子均为杂化
D.、Y分别与加成消耗的量不同
7日内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氢气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新能源的开发,氢能源的储存一直是科学界在研究的方向。利用氨热分解法制氢气是可行方法之一,一定条件下,利用催化剂将氨气分解为氮气和氢气。
(1)已知氨分解的反应的,在下列哪个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_____(填标号)
A.50℃B.100℃C.150℃D.200℃

(2)已知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200300400
K0.5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的大小,_____(填“>”、“<”或“=”);
②400℃时,在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某时刻测得物质的量分别为时,则该反应的_____(填“>”、“<”或“=”)。
(3)如图是合成氨反应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_____(填“温度”或“压强”)。判断的大小关系:_____(填“>”、“<或“=”),请说明理由_____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单元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D.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单元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处理工业废气中的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制备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应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按连接顺序填字母)。

Ⅱ.在一定条件下可将还原。甲同学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铜丝可抽动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在装置M中充分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该反应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Ⅲ.用NaOH溶液吸收法处理(仅含NO、)。已知吸收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5)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含量不同的尾气,关系如图(α表示的含量):
用NaOH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一定体积的恰好被25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溶液质量增加21.4 g,则x的值为___________
5 . 下列关于物质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与乙烯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它们一定互为同系物
D.为同一种物质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B卷)试题
6 . 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空间填充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与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恰好生成
B.乙可使酸性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D.丁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剧烈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大联考化学试题

7 . 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如图,用分别表示,已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过程,是吸热过程
B.③→④过程,原子和原子形成了含有极性键的
C.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D.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大联考化学试题
8 . 是氮的重要氧化物。时,在的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不发生热交换,体系温度随反应吸热或放热发生变化)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曲线代表___________(填),当的浓度为时,反应时间为,则时,用气体的浓度变化量表达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
(2)A、B两点对应时刻,反应速率大小:________(填“>”“<”或“=”)。
(3)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再改变B.
C.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4)平衡转化率()是指某一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种原料的量占该种原料起始量的百分数,如的可逆反应,(A的初始浓度-A的平衡浓度)/A的初始浓度。求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用反应生成可消除污染物。在恒温恒压下模拟该反应:,为提高此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充入氦气以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
C.使用适合催化剂D.移出

(6)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有效降低含氮化合物的排放,同时充分利用化学能。

B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大联考化学试题
9 . 向含的混合稀溶液中缓慢加入铁粉,其氧化产物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B.dc段表示的是物质的量变化
C.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反应至c点,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3.36L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试题
10 . 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校科研人员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的装置如图。

①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将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_______
②“碳捕获”技术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途径,基本思路是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所示。

①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
②若产生等物质的量CO、,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从空气中捕获直接转化为甲醇是二十多年来“甲醇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安德鲁教授首次以金属钉作催化剂实现了这种转化,其转化如图所示。

①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_______
②如图所示转化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