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2025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根据信息书写方程式或描述反应过程。
(1)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弱酸性条件下降解苯酚的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虚线框内BMO降解苯酚的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___
写出与苯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氯化银可以溶于氨水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及计算(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许多金属离子都可以与形成稳定的配合。反应用于制备
(1)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
(2)写出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1mol分子中键为___________mol。
(3)被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写出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基态N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024-06-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讲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5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17.0 g,投入50 g水中,最多能产生0.2 g气体,则:
(1)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钠块中钠的质量是_______g。
(3)钠块中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g。
(4)原来钠块中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_______g。
(5)设所得溶液的体积为50 mL,求所得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
2024-06-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3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3-24高一下·全国·期末
4 . 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 H2SO4浸取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SiO2等)制备高纯MnO2,酸浸时,通常加入FeSO4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为提高酸浸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一种)。
(2)工业上用稀硫酸浸取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另含FeO、Fe2O3、CaO等杂质)生产锰酸锂(LiMn2O4),为了提高碳酸锰矿浸出的速率,在“酸浸”时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_______________等。
(3)用NaOH熔盐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3O5,含少量SiO2、FeO、Fe2O3)制备白色颜料TiO2,为加快反应速率,在维持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猜想05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某试样含有及㤢性物质。称取试样,溶解后配制到容量瓶中。吸取,在介质中用还原为,除去过量的后调至中性测定,消耗溶液。另吸取试液用酸化后加热除去,再调至中性,滴定过剩时消耗了上述溶液。计算试样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2024-05-15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I.有下列物质: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___
(2)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3)⑤和⑥的一氯代物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Ⅱ.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丙烯变聚丙烯___________
(5)用甲苯制TNT的反应___________
(6)l,2-二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7 . 实验探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Ⅰ.工业上利用反应:N2(g)+3H2(g)2NH3(g) 合成氨气。在1×105Pa和25℃时,反应的ΔH=-92.4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在1×105Pa和25℃时,将1mol N2和足量H2充分反应后,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则Q____92.4 kJ(填“>”、“<”或“=”)
(2)合成氨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a.2 v(N2)=v(NH3)                                           b.n(N2):n(H2):n(NH3)=1:3:2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压强不变
(3)某小组在实验室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测出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则反应进行到2min时用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H2的转化率为______

Ⅱ.某实验小组通过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绘制出甲、乙两种图象。

(4)甲图中,t1到t2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t2到t3反应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5)乙图中,a为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其它条件不变,添加适量的下列试剂_____(填序号),能使a变为b,其原理是_____
A.CuSO4                 B.HNO3               C.Na2SO4溶液             D.浓H2SO4
2024-04-27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期末检测卷01-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完成下列问题。
(1)共轭二烯烃(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的烯烃)可以与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第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得到环状产物。

例如:

①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反应类型)。
②下列不能与乙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有机物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有机物A的系统命名为2,3-二甲基-1,3-丁二烯,常用于合成橡胶。
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A_______(填“是”或“否”)存在顺反异构。
②写出A与环戊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已知烯烃与酸性溶液反应时,不同的结构可以得到不同的氧化产物。如:

①观察上述氧化过程可知,烃分子中每有一个碳碳双键,则产物中会有_______,产物中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与有机反应物相比,未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

②A的一种同系物用酸性溶液氧化,得到乙酸()琥珀酸()丙酮三者的混合物,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024-04-25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如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1)将置入抽空的刚性容器中,升高温度发生分解反应:(I)。平衡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时,该反应的平衡总压____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___随反应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提高温度,上述容器中进一步发生反应(II),平衡时___________(用表示)。在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2024-04-20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逐空突破)-【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10 . 探究pH对溶液的配制和保存的影响。
I.溶液的配制
分别溶于10mL蒸馏水或10mL稀硫酸,现象如下:
编号溶剂溶液性状
蒸馏水浅黄色澄清溶液;滴加1mol/L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无色澄清溶液;滴加1mol/LKSCN溶液微微变红
无色澄清溶液滴加1mol/LKSCN溶液微微变红
II.溶液的保存
将实验I中配制的三份溶液分别在空气中放置24小时后,记录如下。
编号溶液性状
橙色浑浊酸化后,浊液变澄清,再滴加1mol/LKSCN溶液后变深红
无色溶液滴加1mol/L的KSCN溶液后显浅红色
无色溶液滴加1mol/L的KSCN溶液后显红色,颜色比②略深
(1)①中的浑浊主要是FeO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生成过程_______
(2)该实验的初步结论:保存溶液的最佳pH是_______
(3)进一步探究pH对变质影响的原因。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滴加试剂时溶液体积和导电性变化可忽略)。向右池持续稳定通入氧气,待电流计示数稳定后:

i.向左池滴加浓硫酸至接近2mol/L,电流没有明显变化;
ii.向右池滴加等量浓硫酸,电流明显增大。
已知:电流增大表明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在该实验条件下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增强有关。
a.结合电极反应式分析ii中电流增大的原因_______
b.依据实验i和ii推断:③比②中更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
c.按上述原理进行实验,证实①中更易变质的主要原因是的还原性增强,氧化速率加快,而与氧气性质变化关系不大。实验方案及预期现象是:向右池持续稳定通入氧气,待电流计示数稳定后,_______
2024-04-20更新 | 3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2 化学实验综合题(逐空突破)-【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