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2 道试题
1 . 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化学组成可表示为。为研究某锅炉水所形成水垢的化学组成,取水垢,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剩余固体A。高温灼烧A至恒重,放出的气体若用过量的溶液吸收,得到沉淀;若被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增重2.82克。
(1)写出高温灼烧固体A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出任意正确的1个)
(2)通过计算判断该水垢中是否含有_______(填“有”或“无”)。
(3)计算固体A中的质量是_______g。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

(1)在上图的A、B两个相同装置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水和饱和石灰水,通电,发现B装置灯泡更亮,原因是_______;通电相同时间,发现B装置中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比A装置多,此条件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接通直流电,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溶液的温度。观察到B装置中插入溶液的两个碳棒(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的溶液的温度由变为,同时出现白色浑浊,这可能是因为析出了氢氧化钙固体,析出氢氧化钙固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还可能是_______
(3)仔细观察,发现B装置中,白色浑浊出现在正极附近。联想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的_______气,它可能与石墨电极中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使石灰水变浑浊,如果假设成立,则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为了验证白色浑浊液体的成分,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浑浊液体少量,滴加酚酞变红色,说明浑浊液体中还存在_______
(4)将B装置中剩余浑浊液搅拌均匀后分成等体积的两份,第一组同学取一份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第二组同学取另一份倒入密封的三颈烧瓶中进行数字化实验。连接好传感器等装置,先开启测量二氧化碳含量的数据传感器,然后用注射器注入足量的稀盐酸数字化实验装置及所测量到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情况如图。

实验结论:第二组同学通过图象分析说明白色浑浊溶液中存在_______(除水外)。
实验反思:
①第一组同学的实验中,没有发现产生气泡,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②第二组同学在数字化实验中,发现曲线图开始时段的百分比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3 . 甲烷干重整(DRM)是利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合成气,作为可持续替代燃料。DRM的主要反应为:
Ⅰ.   
Ⅱ.   
该过程中还伴随积碳反应的发生。
(1)一定压强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化合物的焓变为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已知的摩尔生成焓分别为。则的摩尔生成焓为_______
(2)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实验测得在下,平衡时各组分的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625℃达到平衡时,积碳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
②为了消除积碳带来的影响,反应选择在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进行。
(3)在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假设只发生反应Ⅰ和Ⅱ。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反应Ⅰ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三者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
②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四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金属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1)图1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下表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密度/(g•cm3)8.922.70
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0.0077.73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做标准)


(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4)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2所示),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化学试题
5 .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钠与冷水的反应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③蓝矾失水变为白色粉末       ④干冰升华
固体溶于水
(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时的反应热。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含10gNaOH的稀碱溶液完全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已知1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试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______(填“>”或“<”,下同)。
②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
   
   
______
(5)已知:25℃、101kPa时,
   
   
   
   ______

6 . 硫脲()可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测定工业样品中硫脲的质量分数的方法:称取g样品,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取25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酸性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mL[已知滴定时发生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脲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B.滴定时碳、氮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C.样品中硫脲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D.若滴定管中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2024-05-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二)联考化学试题
7 . 纳米级硒化锰(MnSe)是一种半导体材料,难溶于水。以锰渣(主要成分是,含少量、CuO)为原料制备硒化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酸溶”速率,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两条)。
(2)滤渣1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单质,“还原”得到的滤液中溶质为。写出“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氧化”中还原剂、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常温下,。离子浓度时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除铁”调节pH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5)“合成”中分离MnSe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二)联考化学试题
8 . 次氯酸作为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的消毒。某小组涉及如下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制备

已知:ⅰ.氯气和空气按体积比混合通入潮湿的碳酸钠中能生成,且反应放热;
ⅱ.浓度过高时易爆炸,不含易与水反应生成
ⅲ.以上会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试从平衡角度分析装置②中试剂选择饱和食盐水的原因:_____;饱和食盐水也可替换为_____
(3)制备的一种产物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装置④的作用是_____;装置⑤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
(5)实验小组成员发现该套制备装置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并制订了修正方案:
a.将装置④的导管改为左长右短;b._____
2024-04-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9 .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H2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实现废碳再生、循环内零碳排放。
(1)已知:某温度下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图1所示,在In2O3催化下用CO2(g)和H2(g)制备CH3OH(g)的反应原理如图2。

                 

请写出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①该反应在___________ (填“高温”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②向一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H2和CO2进行反应,下面不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总压强不变
C.平衡常数不变                                D.H2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2)煤制甲醇的生产工艺中,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可直接制备甲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反应:
ⅰ.CO2(g)+H2(g)CO(g)+H2O(g)   H1=+41.1kJ/mol
ⅱ.CO(g)+2H2(g)CH3OH(g)   H1=+90.1kJ/mol
ⅲ.CO2(g)+3H2(g)CH3OH(g)+H2O(g) △H3
t℃、100kPa下,将3molH2(g)、1molCO2(g)和6molKr(g)投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H3OH(g)为0.5mol、CO(g)为0.2mol。
①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x=___________(保留位小数)[对于反应aM(g)+bN(g)cZ(g)+dQg),Kx=,x为物质的量分数]。
(3)2023年11月20日,福岛核电站第三批次核污水排放结束,从8月24日正式开启排污,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己有超2.3万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铀(U)可用作核燃料,核废料中+6价的铀[]可以通过电化学还原法处理,+6价的铀被还原为U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阴极上可能发生副反应:+3H++2e-=HNO2+H2O、2HNO2+U4+=+2NO↑+2H+,为了减少副反应造成的影响,可向阴极区溶液中加入N2H5NO3,发生的反应为:2HNO2+=N2O↑+N2↑+3H2O+H+,溶液中加入N2H5NO3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
③电还原处理+6价的铀转移1rnole-,阴极区H+减少___________mol(不考虑副反应)。
2024-04-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10 . 某团队报道了高温富水环境下,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原理,涉及反应如下:
i.
ii.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过程中涉及的C、N、O元素可以组成多种配体,如CO、等,CO、的配位原子是C,而的配位原子是N,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
(2)已知:丙烷、丙烯的燃烧热分别为。18g液态水变为吸收热量44kJ。则___________。下列关于反应i自发性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          B.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
C.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D.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3)已知反应i速率方程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α、β、γ、δ为反应级数,可以为正数、负数或分数)。
①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序号v
0.10.10.10.1k
0.20.10.10.14k
0.20.40.10.18k
0.40.10.20.18k
0.40.40.10.216k
根据数据计算,α+β+γ+δ=___________
②速率常数与温度、活化能关系式为(R、C为常数,T为温度,为活化能且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不同催化剂Cat1、Cat2作用下,Ink与关系如图:

催化效率较大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填“Cat1”或“Cat2”)。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仅发生上述反应i和ii,测得丙烷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升高,不同压强下丙烷转化率趋向相等,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下,A点丙烯的选择性为80%(选择性等于丙烯的物质的量与丙烷转化的总物质的量之比)。B点时,反应ii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在熔融碳酸钠中,丙烷-空气燃料电池的放电效率高。该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4-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