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其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反应”步骤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
A.硫酸B.SO2C.NaClO3D.ClO2

(3)“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发生如下反应:2NaOH+H2O2+2ClO2=2NaClO2+O2+2H2O。
①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
②此吸收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③比较氧化性:ClO2_______O2(填“>”、“<”或“=”)。
(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0.1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将转化成_______。
A.S2-B.SC.SOD.SO

(5)往100mL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1/4的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则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2024-04-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等级)化学试题
2 .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看似再简单不过的新陈代谢,在遥远的太空中却并不容易,因为在航天服、航天器、空间站等密闭系统中,CO2浓度会高得多,而超过一定浓度会导致呼吸急促、头晕头痛、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必须通过一定方法将CO2清除。
I.非再生式氢氧化锂(LiOH)除碳技术
(1)我国“飞天”舱外航天服采用非再生式氢氧化锂(LiOH)吸附CO2生成碳酸锂,该技术设备操作简单,功能可靠,适用于短期出舱任务。吸附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采用LiOH而不用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再生式快速循环胺技术
(2)以固态胺作为吸附剂,吸附CO2与水蒸气。当固态胺吸附饱和后,将其暴露于真空中,破坏碳酸氢盐的化学键,释放出CO2,从而完成吸附剂的再生。该技术大大提升了舱外航天服的续航时间。固态胺的吸附是___________变化。
Ⅲ.萨巴蒂尔(Sabatier)除碳生氧技术
(3)利用萨巴蒂尔(Sabatier)反应清除二氧化碳并再生氧气的大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CO2的最终产物为CH4和O2
B.电解水装置中,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C.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物质转化中O、H原子的利用率均为100%

Ⅳ.富集CO2的原电池模拟装置如图:

(4)b极为___________极,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5)上述电极材料采用多孔碳载镍,“多孔”的优点是___________
(6)该装置若消耗2 mol H2,则理论上在b极除去CO2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V.能量存储与循环技术
(7)将电解水装置与燃料电池配合使用,可实现充放电的循环过程,应用于长寿命的航天器中,工作原理如图:

关于该循环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中存在着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B.电解池中可选用CuSO4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C.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成分为SiO2
D.利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符合“低碳经济”
3 . 氮循环是大气中的氮气经微生物等作用进入土壤与海洋,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如此反复循环,建立起的平衡。
(1)土壤中的硝酸盐会被细菌分解。有一种脱氧硫杆菌能够利用土壤中的硫化物来分解硝酸盐,其主要化学原理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KOH,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0.02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023-09-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4 . 双碱法脱除烟气中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脱除的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气B.过程I中,表现出还原性
C.脱除的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D.过程Ⅱ中,可氧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废气(含)脱硫的方法是将废气与空气混合,再通入由组成的混合液中,脱硫转化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
B.转化过程中参与循环的离子有
C.过程Ⅱ为氧化还原反应,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1
D.过程Ⅲ中每转移0.1mol电子会生成0.1mol的
6 . 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工业生产、医药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工业普遍使用Na2S2O3与硫黄(S)共煮得到,装置如图。(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会发生歧化反应。)

(1)步骤1: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甲(浓硫酸)并加热,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生成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每生成0.5mol还原产物,消耗Cu的质量为___________,该过程中体现出浓硫酸___________的性质。
(2)步骤2:始终保持C中溶液呈碱性,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
①C中溶液须保持呈碱性,若呈酸性,则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装置B、D的试剂相同,均为___________
步骤3:将C中所得混合物分离提纯后得产品。
(3)利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也能制备Na2S2O3。所需仪器见下图,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4)Na2S2O3还原性强,工业上常用来除去溶液中残留的Cl2,往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S2O3溶液,使其恰好与残留的Cl2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中有Cl-___________
2022-04-25更新 | 76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7 . 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1中,每生成1molClO2有0.5molSO2被氧化
B.从母液中可以提取Na2SO4
C.反应2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采用减压蒸发可能是为了防止NaClO2受热分解
2022-04-25更新 | 43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8 . 向FeBr2和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至恰好完全反应,Fe2+、I-、Br-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
B.通入氯气的总物质的量为6mol
C.若检验出反应液中有Fe3+,则
D.c点时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只含Na+、H+、Cl-、OH-四种离子
2022-04-2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9 . 现有下列六种物质:
①液态HCl②溶液③KOH固体④⑤熔融胶体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写物质的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在题中状态下既是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_______;写出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2)②与少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工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
配平上述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单线桥)_______
(4)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2022-04-25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化学试题
10 . 在酸性条件下,某金属离子M3+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M2O和还原产物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M2O中M的化合价是
A.+4B.+5C.+6D.+7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