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得到绿矾,然后制取透明氧化铁颜料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透明氧化铁又称纳米氧化铁,粒子直径极其微小(10~90nm),包括氧化铁黄(FeOOH)和氧化铁红(),难溶于水;②“还原”时,能将中的硫元素氧化为+6价。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有过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还原”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流程中“”环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沉淀”采用分批加入KOH溶液,并不断搅拌,这样操作不但可以得到色泽纯正的氢氧化铁,而且还可以___________
(5)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得的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黄和氧化铁1.2红的含量。已知的吸光度(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与标准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称取3.47g透明氧化铁,用稀硫酸溶解并定容至1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mL,加入足量KSCN溶液,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测得溶液吸光度A=0.8,则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6)可用作钾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距离最近的___________%个。
②第三电离能,结合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
放电后转化为,充电时物质的变化如下:

写出充电时生成A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请标注A中Fe和Mn的化合价)。
2024-02-26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大题预测卷(安徽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2 . 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处理镍钴矿(硫酸浸取液中含Ni2+、Co2+、Fe2+、Fe3+、Mg2+和Mn2+),实现镍、钴、镁元素的回收,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
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硫酸浸取镍钴矿时,下列措施可以提高浸取速率的是______(填字母)。
A.适当升高温度B.适当增大硫酸浓度
C.适当延长浸取时间D.将镍钴矿粉碎

(2)“氧化”时,混合气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H2SO5)。Mn2+被H2SO5氧化为Mn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H2SO5的电离第一步完全,第二步微弱)。用石灰乳调节pH=4,检验氧化后的滤液中是否仍存在Fe3+的方法是______
(3)“氧化”时保持空气通入速率不变,Mn(Ⅱ)氧化率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SO2体积分数为______时,Mn(Ⅱ)氧化速率最大。

(4)“沉钴镍”中得到的Co(Ⅱ)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Co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沉钴镍”时钴镍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OH-)=______(离子浓度时沉淀完全)。
(6)已知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从“上层清液”中制得的具体操作是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024-01-1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绿矾()可作还原剂、着色剂、制药等,在不同温度下分解得各种铁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

(1)甲组同学按照上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甲组由此得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
(2)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绿矾受热分解还可能有放出,为此,丙组同学选用甲组同学的A装置和下图部分装置设计出了一套检验绿矾分解气态产物的装置(试剂均足量):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
②E中HCl的作用是_____
③反应结束,观察到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F由蓝色变粉红色,E、G中均有白色沉淀,将H中的试管从水槽取出,____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有
(3)将E、G混合物抽滤、洗涤、干燥、称重,发现固体质量之比1∶3.抽滤装置如下图,下列关于抽滤洗涤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抽滤时,先打开水龙头,再将固液混合物转移至布氏漏斗
b.洗涤时,先关闭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淹没沉淀,再打开水龙头
c.洗涤结束后,先将抽滤瓶上的橡胶管取下,再关闭水龙头
(4)取A中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先加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解,再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KSCN溶液,另一份加入_____,第一份溶液变红,第二份溶液无明显现象。
(5)综上实验,绿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3-12-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碘化钠在医药中用作甲状腺肿瘤防治剂、祛痰剂和利尿剂,也用作食品添加剂、感光剂等。工业上用NaOH溶液、水合肼制取碘化钠固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在100℃以上分解。
(1)已知:在合成过程的反应产物中含有NaIO3,则在合成过程中消耗了3molI2,所生成NaI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写出还原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在还原过程中,为了加快反应,可采取可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不得超过___________℃;请选择下列试剂检测所得碘化钠固体中是否含有NaIO3杂质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FeCl2溶液       B.冰醋酸       C.KI溶液       D.淀粉溶液
(3)测定产品中NaI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a.称取4.000g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用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重复测定2次,所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序号待测液体积/mL标准液滴定管起点读数/mL标准液滴定管终点读数/mL
125.000.0624.04
225.000.0224.02
325.000.1224.14
①操作b中,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时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③计算该样品中NaI的含量为___________。(只写出有具体数值的表达式即可)
(4)碘化钠固体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保护环境、利用锰资源,可通过如下流程用废旧电池中黑锰粉(含有、MnOOH、和少量及炭黑等)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M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2)“焙炒”时除氧化MnOOH外,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写出与MnO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加快“酸浸”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写两条即可);“酸浸”时除了固体溶解、溶液颜色变化外,还可能有的现象是_______;“酸浸”中加的目的是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5)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所得溶液中无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023-11-06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T16-工业流程题
6 . X为三草酸合铁(Ⅲ)酸钾{},该配合物对光敏感,光照下即发生分解。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已知:固体A为两种盐组成的混合物,并且两种盐含有相同的阴离子;气体F为气体B与气体I组成的混合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气体B与气体I所含元素相同;固体G是磁铁矿中的重要物质;所有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况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固体D真空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溶液C与足量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G到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设计实验检验溶液J中以外的阳离子___________
2023-10-17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十五校卓越联盟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7 . 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探究的反应机理,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通过注射器注入适量蒸馏水,使固体全部溶解;
ii.将部分液体转移至B中;
iii.向A中剩余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B中左侧溶液褪色且有气泡产生,右侧溶液变为红色。
①将部分液体转移至B中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
②试剂X是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右侧与“溶液变红”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左侧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②、③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还原剂,则理论上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若向“步骤iii”A中剩余的溶液中加入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为_______
②“步骤iii”的现象为_______反应的机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一步)。
(3)向包裹着适量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上滴加3~4滴水,结果脱脂棉剧烈燃烧。由此可得出与该反应相关的结论是_______
8 . 长期放置的溶液易被氧化而变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设计实验检验,溶液的变质程度。
实验方案步骤1步骤2
取待检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取待检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溶液部分变质
①补充上述实验方案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②若要使部分变质的复原,方法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步骤2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利用部分变质的溶液制备

①图中所填是所需试剂或条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所填是含铁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可写离子符号)。
②若100 mL该变质溶液能制得1.6g(实验过程误差忽略),则变质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3)可用作补铁剂,使用时建议与维生素C同服,同学甲猜测维生素C可将转化为,以利于人体吸收。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维生素C片,振荡溶解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由上述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维生素C可将转化为”的结论?请说明理由:_______
2022-10-0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9 . 用铁粉和氧水联合处理含氮()酸性废水是目前环保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过程如下:
步骤一:向酸性废水中加入足量铁粉,生成和铵盐;
步骤二:向所得体系中加入饱和氯水,将转化为
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中对该方法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能传递电子;本实验条件下,铁粉表面的逐渐转化为不能传递电子的
(1)用色谱分析法测得本实验所用酸性废水中的质量浓度为,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2)步骤一中,从溶液中分离出过量铁粉和的操作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检验中含有(Ⅱ)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
(3)步骤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表明,步骤一向酸性废水中预先加入适量,可较大程度增大的转化率。为研究可能原因,某小组同学取甲,乙两份本实验所用酸性废水,向甲中加入足量铁粉;向乙中加入足量铁粉和。实验测得甲中的转化率约为50%,乙中接近100%。
提出预测:
预测1:加入的直接还原
预测2:能将转化为
预测3:能将转化为
①由氧化还原反应理论通过定量分析推知预测1不成立,其具体过程为_______
②将所取酸性废水乙中所加_______代替,即可证明预测2不成立。
③结合反应方程式和简单文字说明预测3成立,其原因为_______
2022-10-08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皖江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10 . 已知Cl2+2I-=2C1-+I2。为验证Fe3+、I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II.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III.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关闭活塞a。
IV.打开活塞b,将C中的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B中通入氯气溶液变黄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C中的溶液滴入D中,振荡、静置,若产生_______现象,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有人认为这个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其理由是_______
(5)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______
2022-09-1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