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向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可以提高丙烷的利用率。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将投料比相同的混合气体以相同流速持续通过同种催化剂表面,转化率和选择性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如图:

已知:
I.反应①
反应②
Ⅱ.反应体系中存在的裂解和生成积炭等副反应。
Ⅲ.的选择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30min内,两体系中选择性相同,生成的速率也相同
C.iii中的转化率高于iv中的,是因为反应②使反应①的平衡正向移动
D.iii、iv对比,150min后iv中转化率为0,可能是因为积炭使催化剂失效
2024-05-2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化学试题
2 .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写出1molH2S(g)全部氧化成(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SO2通入0.1mol/L Ba(NO3)2溶液中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水Na2SO3的成本低,优势明显,其流程如下。

①举例说明向大气中排放SO2导致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
②下图为吸收塔中Na2CO3溶液与SO2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则初期反应(图中A点以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中和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④为了降低由中和器所得溶液中Na2SO3的溶解度,从而提高结晶产率,中和器中加入的NaOH是过量的。
i.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NaOH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
ii.结晶时应选择的最佳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95~100℃加热蒸发,直至蒸干
b.维持95~100℃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
c.95~100℃加热浓缩,冷却至室温结晶
⑤为检验Na2SO3成品中是否含少量Na2SO4,需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⑥KIO3滴定法可测定成品中Na2SO3的含量:室温下将0.1260g成品溶于水并加入淀粉做指示剂,再用酸性KIO3标准溶液(x mol/L)进行滴定至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蓝色,消耗KIO3标准溶液体积为y mL。
i.滴定终点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将方程式补充完整)
ii.成品中Na2SO3 (M=126g/mol)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3 . 将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中的CO2、H2S资源化转化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
(1)CO2转化为CO、H2S转化为S的反应如下:
i.2CO2(g)=2CO(g)+O2(g)               △H1=+566kJ/mol
ii.2H2S(g)+O2(g)=2H2O(l)+2S(s)     △H2=-530kJ/mol
iii.CO2、H2S转化生成CO、S等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CO2性质稳定,是一种“惰性”分子。对于反应iii,通过设计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___________,提高反应速率。
       a.活化能       b.△H       c.平衡常数
(3)我国科学家研制新型催化剂,设计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反应iii,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方案1】若M3+/M2+=Fe3+/Fe2+。为了抑制离子水解,所含Fe3+、Fe2+的溶液调为较强的酸性。
①写出阳极区生成S的电极反应和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和离子移动解释阴极区pH不变的原因(忽略溶液体积变化)___________
【方案2】若M3+/M2+=EDTA-Fe3+/EDTA-Fe2+ (配合物)。
已知:电解效率η的定义:
η(B)=n(生成B所用的电子)/ n(通过电极的电子)×100%
③测得η(EDTA-Fe3+)≈100%,η(CO) ≈80%。阴极放电的物质有___________
④为进一步确认CO2、H2S能协同转化,对CO的来源分析如下:
来源1.CO2通过电极反应产生CO
来源2.电解质(含碳元素)等物质发生降解,产生CO
设计实验探究,证实来源2不成立。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方案2明显优于方案1.该研究成果为天然气的净化、资源化转化提供了工业化解决思路。
2023-1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4 . 利用太阳能分解H2O获得氢气,再通过CO2加氢制甲醇(CH3OH)等燃料,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和CO2的资源化利用。

(1)过程IV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
(2)CO2非常稳定,活化它需从外界输入电子。CO2分子中获得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___
(3)过程I、Ⅱ是典型的人工光合作用过程:该反应的∆H___________0(填“<或>”)。
(4)过程Ⅱ中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反应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①CO、H2生成CH3OH的热化学方式是___________
②提高CH3OH在平衡体系中的含量,可采取如下措施: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5)过程Ⅲ中制得的H2中混有CO,去除CO的反应如下:
①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0.1molCO、0.1molH2O混合加热到830℃,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②温度为T1时,右图为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其他条件相同,请在右图中画出温度为T2(T2>T1)时,H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

(6)多步热化学循环分解水是制氢的重要方法,如“铁-氯循环”法,反应如下:
i.
ii.
iii.
iv. ___________   ∆H4
反应i~iv循环可分解水,可利用∆H1~∆H4计算的∆H,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2-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同温同压不,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C.已知:①,②,则C(s,石墨)=C(s,金刚石) ∆H=+1.5kJ∙mol-1,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已知:①,②,则a>b
6 . 用甲烷制高纯氢气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1)一定条件下,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过程为______________

(2)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可制得较高纯度的氢气,相关反应如下。

①总反应:△H=______________
②已知83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CO与8molH2O混合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③在常压、600℃条件下,甲烷制备氢气的总反应中H2平衡产率为82%。若加入适量生石灰后,H2的产率可提高到95%,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将CH4、H2O与CH4、CO2联合重整制备氢气:

常压下,将CH4、H2O和CO2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测得体系中n(H2):n(CO)变化如图2所示。

①已知700℃、NiO催化剂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O2可增加H2产率,此条件下还原性CO_____________H2(填“>”“<”或“=”)。
②随着温度升高n(H2):(CO)变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减排能有效降低温室效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因此捕集与转化技术研究备受关注。用制备可实现的能源化利用,反应如下:
(1)①温度为523K时,测得上述反应中生成放出的热量为12.3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
③T℃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为50%,在0~5min内容器中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制备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副反应: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事实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体系内
B.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体系内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②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理论上,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④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发生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平衡产率和平衡转化率分别如图1、图2。

图2中,压强为,温度高于503K后,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测得压强为时,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产率如图。

图中523K时的产率最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此条件下主反应限度最大
b.此条件下主反应速率最快
c.523K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强
2023-11-3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催化重整的反应为

其中,积炭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产生积炭的反应有:


科研人员研究压强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1073K时,将恒定组成的混合气体,以恒定流速通过反应器,测得数据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B.压强越大,Ra降低越快,其主要原因是反应①平衡逆向移动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投料时,可减缓Ra的衰减
D.研究表明“通入适量有利于重整反应”,因为能与C反应并放出热量
9 .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资源化利用对缓解碳减排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平衡时体系内的物质的量(n)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Ⅰ~Ⅲ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2)盖斯定律的重要价值是可以利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求得未知反应的反应热,利用上述反应计算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反应,解释图中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4)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甲烷的产量,选择的反应条件为较低温度和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从反应原理角度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煤炭综合利用方法如下
(1)煤气化制氢气过程
反应I: 
反应Ⅱ: 
①计算 _____kJ/mol
②反应I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_____
③在煤气化制氢气过程中增大H2O(g)气流流速,提高其浓度,下列一定增大的是_____
A.H2O(g)的转化率
B.出口气中H2的物质的量
C.单位时间内H2O(g)的消耗量
(2)研究表明CO2加氢可以合成甲醇。CO2和H2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A.
反应B.
①反应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
②某实验控制压强一定,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一定,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T(K)CO2实际转化率(%)甲醇选择性(%)【注】
54312.342.3
55315.339.1
【注】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原因是_____
2023-11-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